轉眼又到五一,出境旅游收團已接近尾聲。那些準備出國旅游的朋友們,在這里要給您提個醒。在國外旅游要盡量避免不文明行為,應維護中國人良好的國際形象。那么要做到哪些才不會給國人丟臉呢?
出境游常見不文明行為
1、隨處拋丟垃圾、廢棄物,隨地吐痰、擤鼻涕、吐口香糖,上廁所不沖水,不講衛生留臟跡;
2、無視禁煙標志想吸就吸,污染公共空間,危害他人健康;
3、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爭搶擁擠,購物、參觀時插隊加塞,排隊等候時跨越黃線;
4、在車船、飛機、餐廳、賓館、景點等公共場所高聲接打電話、呼朋喚友、猜拳行令、扎堆吵鬧;
5、在教堂、寺廟等宗教場所嬉戲、玩笑,不尊重當地居民風俗;
6、大庭廣眾之下脫去鞋襪、赤膊袒胸,把褲腿卷到膝蓋以上、翹“二郎腿”,酒足飯飽後毫不掩飾地剔牙,臥室以外穿睡衣或衣冠不整,有礙觀瞻。
7、說話臟字連篇,舉止粗魯專橫,遇到糾紛或不順心的事大發脾氣,惡語相向,缺乏基本社交修養;
8、在不打折扣的店討價還價,強行拉外國人拍照、合影;
9、涉足色情場所、參加賭博活動;
10、不消費卻長時間占據消費區域,吃自助餐時多拿浪費,離開賓館飯店時帶走非贈品,享受服務後不付小費,貪占小便宜。
上面這幾條,您占了幾樣?或許游人這樣的行為只是少數,但僅僅是少數人的行為卻讓“中國人”成了不文明、粗魯的代名詞。
從衣食住行談文明旅游
衣:常見到許多中國人在出國旅游時,西服筆挺,打上領帶,身著硬底皮鞋,這種穿著顯得太客氣了,完全用不著。在國外,白領員工上班時以及正式會議、商談等場合一般必須穿正規西服、打領帶,但他們在正式場合以外絕不穿西裝打領帶。尤其是外出旅游時,都穿休閑服裝,著軟底鞋。西裝革履是中國旅游者的“一大奇觀”,這樣穿著,自己感覺不到舒適隨意,硬底鞋也不便于行走。放松自己吧,中國的旅游者!
食:出國旅游,經常會遇到吃自助餐,而且多為西餐。西餐一般是先上冷餐,包括蔬菜、色拉、香腸等,然后是湯,面包一般是預先放在旁邊的盤子里,最后上主菜(肉、魚、雞等)。吃自助餐時應注意:取菜要按上述的順序;每次取菜時,不必堆成滿滿一盤,最好分若干次去取,滿滿一盤惹人笑話;每次取食要量“力”而行,不要剩下為好;不要拿吃完的空盤再去取菜。
住:入住酒店時會有導游及地陪安排登記,不要爭先恐后,更不要在酒店大堂內大聲喧嘩。一般三星級以上的酒店會有服務生把行李送至房間,除了表示感謝外,還應給小費。一般可給1美元或折合成等值的當地貨幣。客房內電視音量切不可太大,以免影響他人。有的中國旅客因此被人敲墻壁以示抗議,甚或到酒店管理部門投訴。還曾有中國游客在洗浴之后,光著上身,僅圍一條浴巾而在走道內來回串門。酒店不得不出來警告。一些中國游客會把衛生間弄得一片狼藉。澳大利亞某城市曾在中國人旅行必經路線上的公共廁所內,用中文貼出告示,提醒注意保持公共衛生。
行:發達國家的人民奉公守法意識很強。我們的出國旅游者往往不注意遵守交通法規,任意闖紅燈,不走人行橫道等情況屢有發生。很多國家規定,只要有人踩上斑馬線,汽車必須停下來讓行人先走。有的中國游客不了解這一規定,已經站到斑馬線上,還做手勢表示讓汽車先走。
其他:在英語國家,人們每天用得最多的詞有三個:Thankyou(謝謝)、Sorry(對不起)、Excuseme(請原諒)。例如在飯店,當服務員上菜或做其他服務時,要說謝謝。在國外走路有時不小心碰上別人,對方往往首先說“對不起”,而我們卻吝于說這種抱歉的話。
向人問路或請求幫助,前面必須先說“請原諒”。否則甚至有可能會碰壁。
此外,在美國,飯店員工工資非常低,全靠小費維持生活。因此在付餐費的同時,一定要給小費。一般小費為餐費的15%左右。
責編:劉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