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開始了,福建省各地農村小學、初中學生領到了免費教科書,其中部分免費教科書不是私有財產,不能隨意涂畫了,每學期結束后或下課后,要將課本交還給學校集中保管,留給下一屆的學弟學妹們使用。
免費循環書進入農村課堂。
三學科書本循環使用
新學期開始,建甌小松中學九年級(3)班學生張詩苑領到了印有循環使用標志的免費教科書。他說:“我會更小心地保護它們。”家長葉燕玉說:“書本循環使用是件好事,能教育小孩子從小養成節約的好習慣。”
根據省教育廳有關實施意見,免費教科書循環使用的對象為全省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學生,從2008年春季學期開始,納入國家課程循環使用的教科書有:小學《科學》、《音樂》、《美術》(或《藝術》);初中《音樂》、《美術》(或《藝術》)、《體育與健康》。從2008年秋季學期開始,小學、初中《信息技術》作為國家課程納入循環使用,目前已確定的我省地方課程教科書全部納入循環使用。
循環使用的教科書作為中小學校的教育裝備,由學校集中管理,學生免費使用,不屬學生個人所有,并確保課前有書,人手一冊。
小松中學校長林茂對記者說:“這無形中培養了學生們的自覺性和責任心,這對于他們的成長非常有幫助。”
家長老師態度有分歧
隨著教科書循環使用辦法在我國的一些城市的推廣,今年我省開始實行的這一辦法,不僅在農村引起關注,在還未實施的城市反響更大。老師、家長們態度有分歧。
“這是好事啊,節約資源不浪費。”不少家長表示, 納入循環教科書的教材平時使用少,一學期用完后還挺新的,扔掉實在浪費,他們會主動教育孩子愛惜書本。
也有家長不能接受。福州錢塘小學的一位學生家長說:“用舊教課本總覺得不干凈。小孩子自我約束能力差,衛生習慣也各有差別,課本反復使用,擔心有病菌傳染。如果將來城市學校學生也要使用循環教材,我們寧愿交點錢買新教材。”
一位小學校長在肯定此舉積極意義的同時,也講了面臨的問題,如低年級小學生并不能很好地保管好教材,一些拿到較破、較臟教材的,也許還會找老師開后門,換好點的。還有的老師擔憂,如果前面使用的同學在書本上批寫不正確的東西,很容易對學生產生誤導。
![]() |
![]() |
責任編輯: |
- 2008-01-212008年福建援建300所農村中小學“愛心圖書室”
- 2008-01-21中央財政預撥款14億元為農村中小學生提供教科書
- 2008-01-212008年福建援建300所農村中小學“愛心圖書室”
- 2008-01-21中央106億元已預撥到位1.5億農村中小學生今年全免學雜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