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公布了《北京市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若干規定\(送審稿\)》,準備在全市的辦公場所和所有餐廳實行禁煙。如果市民在禁止吸煙的公共場所吸煙且不聽勸阻,可處以50元以下罰款。
另外,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該通知規定:自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倡導消費者重拎布帶子、重提菜籃子,減少使用塑料袋,俗稱“禁塑令”。
“兩禁”的發布,令人歡欣鼓舞,但在實施過程中是否切實可行?這些問題發達國家走在了前面。《光明日報》本期頭條文章特請海外歸來人士暢談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感。
美國、德國、英國等發達國家早在多年前就已經禁止在公共場所吸煙。對于減少塑料垃圾也采取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方法。這些方式對我國“禁煙令”和“禁塑令”的推廣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吳建友(2002年—2007年任光明日報駐美國首席記者)說,美國的所有公共場所一般是禁止吸煙的,尤其是餐廳,但是有的州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具體做法上有所區別,少數公共場所設有吸煙區,有的旅館設少量的吸煙房間。
美國是世界上重要的香煙生產大國,但是在美國本土,香煙的銷量并不是很大,出口的比例卻很高。在美國許多州,香煙的銷售是有嚴格年齡限制的,一般不鼓勵整條煙的銷售。
“因此,在美國,吸煙是很有壓力的。”吳建友說,在美國,經常看到一些人站在路邊吸煙,有時還會遭到路人的“白眼”。有些外國的旅游者也會因找不到專門的吸煙區而急得團團轉。在某種意義上說,在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已經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而且,當一項規章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時,執行起來也就沒那么困難了。
美國的一些大型倉儲式超市有時會提供紙箱做包裝用,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這些紙箱沒有統一的規格,部分是來自于商品的外包裝盒,這樣既方便了顧客,又達到了廢物利用的效果。
方祥生(1996年—2000年任光明日報駐德國記者)介紹說,德國的公共場所都會設立專門的吸煙室,餐廳一般會劃出吸煙區和非吸煙區,賓館也會分吸煙房和非吸煙房,街上邊走邊吸煙的“癮君子”也越來越少。此外,德國的香煙價格上漲很快,能夠吸煙的場所越來越少,也從客觀上遏制了煙民的增加。
![]() |
責任編輯: |
- 2008-02-03法國告別不可降解塑料袋
- 2008-01-31英國:首次對拒施禁煙令酒吧進行懲罰
- 2008-01-28巴拿馬總統簽署《禁煙法》全面禁煙
- 2008-01-25全球環保進行時:杜絕濫用塑料袋 國外都在用什么
- 2008-02-21希臘將告別塑料袋 向顧客提供廉價布袋
- 2008-01-31印度衛生部長呼吁銀幕做“禁煙”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