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潘驚石興奮地告訴記者,中國壽山石網目前在百度和GOOGLE搜索上,均排在“壽山石”條目的第一位。
潘驚石是一位知名的壽山石雕刻藝術家。2003年6月,他自掏腰包,創辦了“壽山石部落”網站,這是互聯網上第一家壽山石的專業藝術網站。經過幾年的努力,網站已擁有注冊會員3萬多名,年訪問量高達6000多萬人次。2007年底,在“壽山石部落”的基礎上拓展重組而成的壽山石文化門戶網站中國壽山石網正式開通。
從此以后,全世界40萬的壽山石從業人員、收藏家、愛好者,都可以在互聯網上找到屬于他們自己的家。
讓一種傳統民間藝術告別閉塞
2003年“壽山石部落”誕生時,“中國書法江湖”等國內一批藝術類門戶網站都還處在草創階段。即便在眼下,大多數的藝術類網站仍然是純投入無收益,創辦、維持和擴大網站是一種需要遠見和魄力的“冒險行為”。
潘驚石說,他當初決定投資創辦網站,是感慨于整個壽山石行業的資訊閉塞。由于地域性民間工藝的特殊性,壽山石雕從材料的開采與交易,到作品的雕刻和流通,都存在著一些行業的潛在規則,作者之間幾乎互不交流,對一些技法細節諱莫如深,甚至充滿神秘色彩。許多行業內的重要信息,要隔很長時間才能為外界了解。
在一個全球化的時代,一門傳統的民間藝術,如何與外部世界同呼吸,如何讓年輕一代接受、欣賞并傳承?網絡無疑是最直接最有力的途徑。
潘驚石在“部落”里發的第一個重要帖子,就是將自己雕刻印鈕的全部技法流程,以圖片配合文字的形式公之于眾,包括近乎失傳的古獸“拉絲”技法。同時,他發動了一些志趣相投的藝術家,把自己的作品和創作體會發表在網站上。對于壽山石愛好者來說,直觀地接觸到壽山石雕的藝術創作過程,并且可以與藝術家互動交流,這是從未有過的。于是,網站一下子聚焦了旺盛的人氣,滾雪球般地發展起來。
采訪中,“壽山石部落”的“鐵桿”網友們告訴記者許多由網絡交流而引發的精彩故事:一位收藏壽山石幾十年,擁有藏品2000多件的泰國老華僑,在“部落”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園,并圓了回壽山“朝圣”的心愿;來自浙江紹興的青年書畫家“半荷堂主”,原為一家書法門戶網的版主,無意中登錄“部落”,從此迷上了壽山石。2006年,他竟然放下畫筆,跑到千里之外的福州拜潘驚石為師,學習壽山石雕。
如今,作為壽山石門戶網站的中國壽山石網,設置了論壇、新聞資訊、大師名家、展覽拍賣、商城、專題、專欄、博客、國石圖庫、教程、藝術圖書等一系列欄目,免費為藝術家開辦個人網頁,為商家提供壽山石網店,已經打造成一個集文化、信息、交流、交易、服務為一體的網絡服務平臺。
![]() |
責任編輯: |
- 2008-01-25政府網站為什么大面積“不及格”
- 2008-01-21省委文明辦召開文明風網站工作座談會
- 2008-01-22求是:發展中國特色網絡文化 主流網站責任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