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與藝術,誰成就了誰?
藝術類網站的誕生,無論從互聯網的發展,還是文化藝術的融入信息時代來看,都是一種必然。
伴隨著藝術類網站而出現的網絡藝術交流,不但豐富了網絡世界,也正在對藝術產生潛移默化的深刻影響。網絡藝術交流是創作者和欣賞者,以及欣賞者之間雙向乃至多向的交流,這種交流使得藝術創作能夠在一個互動的過程中進行,同時,也可以讓藝術作品被重新闡釋或配置,從而使作品變得更豐富、復雜,更有意味。
“這是一方章,蝶章。于虬勁老枝上怒放的桃花引來了一只蹁躚粉碟,撫摸那微凸的線條,似可感覺得到指下蝶的羽翼的顫動。它也躍然石上,是聞到花香?是看到花色?還是……聽到了花開的聲音?”這段優美感性的文字,原來是對一件壽山石作品的賞析。木葉蝶,自由撰稿人,一位20多歲的廣西姑娘。她在“壽山石部落”論壇上提出,希望能擁有某位雕刻家的一件作品。于是,一次雙向互動的藝術行為開始了。木葉蝶命題,雕刻家選材,在創作過程中不斷碰撞出靈感,完成了一件桃花芙蓉浮雕作品。木葉蝶根據她個人的感受和聯想,寫出了解讀作品的美文,而旁觀的網友們也圍繞作品的創作、命名和欣賞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乃至爭辯。這樣的藝術行為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壽山石雕創作和欣賞的傳統方式。
“天工堡”,是一個真正在網絡平臺上成長、成名的藝術家。他本是一個默默無聞的雕工,每周將自己的作品拿到周末集市出售,朋友建議他參加評獎展覽活動,他總是沒有自信。“壽山石部落”出現后,他試著將自己的作品放到網上,卻贏得了網友們的掌聲。許多收藏愛好者也特地跑到福州來找他。網絡讓他建立了自信,在今年的第二屆“中國印·壽山石”展覽上,他的一件作品獲得了金獎。
福建藝術類網站的現狀與前景
“雨后春筍”,用這個成語形容近年來中國藝術類網站的涌現是再恰當不過了。在福建,雖然具有全國性影響的門戶網站為數尚少,但藝術類網站同樣呈數量迅速擴大和不斷向細分化和專業化發展的趨勢。
目前,藝術類網站主要有四種類型,一為綜合類藝術網站,包含各個藝術門類品種,如福州藝術網;二是分類藝術網站,包括大量的音樂網站、文學網站、美術網站,如福建美術在線、福建書畫網等;三是社會團體、政府部門和學校、企業創辦的藝術網站;四是由藝術家和藝術愛好者創辦的個人網站。其中以個人網站數量最大,成為整個“金字塔”的基礎。
判斷一個網站的影響力,是否擁有人氣興旺的論壇無疑是一個“分水嶺”。網絡媒體開設論壇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個就新聞、社會問題、專業話題發表看法和交換意見的場所。其特點是高效率的一對一,一對多的人際交流,因其強大的互動性和平等發言的特點,可以吸引天南地北的網友積極參與,并由此造就了迅速形成輿論或產生思想火花的能力。
然而就藝術類網站而言,創建一個能夠聚焦人氣的論壇,需要特殊的文化資源和人才資源,這也是許多大型綜合性藝術網站都出現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和江、浙等文化藝術中心區域的原因。在網絡的虛擬空間里,影響力往往具有“馬太效應”,人氣越旺的網站,越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反之亦然。在記者寫稿的同時,登錄了福建的一家綜合性藝術網,發現論壇上連續兩天都只有一個新帖。
因此,從長遠來看,福建藝術類網站中最具發展潛力的,應該是植根于區域特色文化藝術資源的專業性網站。中國壽山石網的成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記者 何光銳)
責編:林芳斌
![]() |
責任編輯: |
- 2008-01-25政府網站為什么大面積“不及格”
- 2008-01-21省委文明辦召開文明風網站工作座談會
- 2008-01-22求是:發展中國特色網絡文化 主流網站責任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