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當我們早已習慣了“兩手空空”上商場,心安理得享受免費塑料購物袋帶來的方便時,其實我們已經對塑料購物袋產生了可怕的依賴癥。
一紙“限塑令”,使得從6月1日開始我們不再有“免費的晚餐”,商家會理直氣壯地對消費者說:對不起,請您掏錢買!
但是,“限塑令”的宗旨并不是要讓消費者為塑料袋買單,也不是通過收費來讓人們減少塑料袋的使用,而是通過收費讓人們不再對使用塑料袋無動于衷,不再讓“免費使用”蒙蔽了人們對環境的責任意識,從而讓人們徹底醫治對塑料袋的依賴癥。

消費者平靜接受“限塑令”
5月31日晚7點,在北京京客隆超市針織路店,收銀員告訴記者:“這是最后一打塑料袋。明天起這種塑料袋就不能用了。”記者在該超市門前看到了張貼的告示,提醒消費者6月1起不再免費提供塑料袋。
6月1日一大早,記者就來到該超市,看到有些顧客仍提著塑料袋走出收銀臺。一位女士告訴記者:“今天頭一天不提供免費塑料袋,也忘了帶些工具,只好買了兩個環保塑料袋。以后隨身攜帶布袋就好了。”
超市環保塑料袋按照大小售價在0.1―0.3元之間,布袋分為2元和3.5元兩種。記者在超市觀察了1小時左右,看到一些顧客自己攜帶了方便袋,而一些沒有自帶工具的顧客對于購買環保購物袋也沒多少怨言。“早聽說超市要停止提供塑料袋了,沒什么不適應的。”一位中年男子告訴記者。
6月1日早晨8點30分,記者在北京沃爾瑪大郊亭店看到,當天來購物的人絕大多數都自行攜帶了購物袋。印著各種LOGO的塑料袋、環保袋、尼龍袋比比皆是,使用沃爾瑪超市提供的塑料袋的消費者則很少。
“一直都是免費的,突然開始收費還是很難讓人習慣。”由于當天是限塑第一天,還是有不少顧客并不知道超市已經不再提供免費塑料袋了,直到結賬時才發現自己要購買塑料袋。
在京客隆超市,一位老大爺在得知購物袋收費時,猶豫了半天,最后,老大爺扔下錢,說:“就這樣吧,第一天,不太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