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軍戰(zhàn)士2008年6月17日在成都龍門山地震廢墟的一次挖掘,意外撬動了一部中國傳奇大片的由頭:一頭豬在倒塌的豬圈里頑強地存活了36天!這頭豬現(xiàn)在有了一個光榮的大名“朱堅強”,并被迎入一家博物館,成為人知人愛人敬的大英雄。
朱堅強原體重150公斤,抗震一月零六天,只剩下50公斤。被救起時,還能站立,只是面色蒼白、嚴(yán)重缺鈣,嚴(yán)重缺乏各類營養(yǎng)。人們發(fā)現(xiàn)朱堅強原來是靠吞食主人放在豬舍里的木炭,飲用雨水,以及消耗自己的100多斤肥膘,堅強地度過了一生中最艱難的日子。
網(wǎng)友們紛紛發(fā)揮人的智慧給予朱堅強以人性化的解讀:“這是只感動人類的豬。”“這樣堅強、富有生命力的豬,讓它自然終老吧!”“豬界的英雄!這只豬應(yīng)該留著,在地震博物館或動物園里養(yǎng)起來,讓人們瞻仰一下生命的奇跡。”
“史上最牛的豬”VS“史上最牛的熊貓”
說是大片的由頭,源于眼下正熱播的《功夫熊貓》。“史上最牛的熊貓”功夫熊貓叫阿寶,“史上最牛的豬”朱堅強叫阿強。阿強與阿寶同宗同籍,同心同德,都是四川、乃至中國的英雄、寶貝和驕傲。
阿寶是衣食無虞后,為興趣愛好誤打正撞磕磕絆絆,堅忍不拔終成正果,實現(xiàn)的是發(fā)展權(quán)。阿強是不幸遭遇天災(zāi),為自身存活忍饑挨餓臥薪嘗膽,不屈不撓終得生還,實現(xiàn)的是生存權(quán)。
他們都是為爭取基本生命權(quán)(“豬權(quán)”)而頑強奮斗的模范和典型啊。
雖然看起來阿強和阿寶的成功都有偶然和幸運因素,阿寶是被煙花爆竹偶然送上天空跌到比武的擂臺上,但他的勇敢、執(zhí)著、寬厚、正直都是必然因素;阿強作為災(zāi)區(qū)400萬頭遇難豬之外的幸存者吃了木炭和雨水活下來,但他的堅強、樂觀、本能甚至耐耗抗餓的肥胖也是必然因素。
阿寶很勇敢,阿強很堅強。網(wǎng)友說:“寂寞和恐懼在老豬面前退縮。”阿寶很幽默,阿強也很樂觀。網(wǎng)友說:“不論是人是豬,這次地震都讓我們看到了生命面對災(zāi)難時的樂觀精神。”中國人久違的幽默,曾經(jīng)被高度政治化地提升為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其實幽默更多地要還原成草根常態(tài)下優(yōu)雅、輕松的生活態(tài)度。阿強與阿寶身上,都有著驚人的性格一致:謙恭與自信,無為與有為,放棄與不放棄,等等。
就是說到吃,他們的態(tài)度也如出一轍。生命以食為天,是天大的事。熊貓阿寶以吃為職業(yè),為動力,為師傅,為秘笈,能夠在尋找猴哥放在高處的桃酥,而無師自通高難度武術(shù)動作“高空一字馬”,能夠與浣熊師傅在爭奪包子時練就筷子功。朱堅強以吃為本錢,為武器,為法寶,為傳奇,能夠在災(zāi)難來臨前以饕餮之功積累肥膘備戰(zhàn)備荒,能夠吞吃燒成黑炭的木頭減緩體能的崩潰。
這些閃耀著生命光芒的特性,都可以在電影作品中演繹得栩栩如生。
![]() |
責(zé)任編輯: |
- 2008-06-23被狹隘民族主義綁架的《功夫熊貓》
- 2008-06-23《功夫熊貓》為何不是"中國制造"?
- 2008-06-23《功夫熊貓》為何偏偏在四川禁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