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大地震爆發以來,中華民族地不分南北東西,人不分男女老幼,紛紛行動起來投入抗震救災。國際社會也紛紛伸出援助之手,甚至不遠萬里趕赴災區。國內國外參與人數之眾,獻血捐款捐物之多,人們行動如此迅速、果敢,愛心表現如此熾熱、真誠,國內外輿論如此一致的好評、贊揚,被感動、受心靈洗禮的人數之多,都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同樣是世界歷史上罕見的。究其原因,除了這次發生的是新中國歷史上最強烈的地震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中華民族的凝聚力空前增強。我們在密切關注災區、救治傷員、重建家園的同時,更要追尋抗震救災種種現象背后的力量,以凝練中華民族的魂魄。
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僅贏得中華兒女的心,而且贏得各國人民的心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科學發展觀,黨和國家一切工作都堅持以人為本,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初步邁上了科學發展的軌道。這次地震爆發后,黨中央、國務院果斷、迅速地組織搶救人民生命財產,以救人作為抗震救災的重中之重工作,只要有一線的希望就盡百倍的努力。總書記、總理等領導人不顧個人安危,多次親赴災區組織指揮搶救。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和感召下,國內外救災力量得到有效、有序的調動和安排,傷員得到有效的救治,災區群眾不僅在生活上得到很好的安置,物質上得到巨大援助,而且心理上得到極大的慰藉,他們戰勝災害的信心不斷增強。
這一切不僅使中華民族的凝聚力空前增強,而且使國際社會對中國政府的認同感、信任感不斷增強,對中國給予了高度的評價。這一切充分說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僅贏得中華兒女的心,而且贏得各國人民的心。實踐告訴人們,科學發展觀必須作為我們長期堅持的指導方針。
二、在抗震救災中,中國共產黨充分發揮了領導核心作用
在迅速匯集災區的救援大軍中,各級黨組織是堅強的組織指揮者。沖在救援隊伍最前面的,是共產黨員。哪里有救援隊伍,哪里就有黨組織這一戰斗堡壘。全國的共產黨員在帶頭參與社會捐助之后,又專門捐出幾十億元的特殊黨費。正如西班牙報紙所寫的:“在任何一場災難中,都未曾見過中國這樣的舉國動員能力、勇往直前的決心和強大的團結互助精神。毋庸置疑,這個民族表現的精神與力量將使它在前進的道路上堅不可摧。”這是不斷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所釋放出來的巨大能量,這是凝聚中華民族人心、維護中華民族大團結的制度保障。
三、高舉和平、發展、合作旗幟
地震發生后,中國政府以開放的政策,對國際社會援助采取公開、透明和積極合作的態度,根據災區的需求歡迎國際社會的幫助和支持。國際社會紛紛以各種方式表達對災區人民的關心和慰問,給予慷慨的援助和支持。許多國家的政府和領導人,地區和國際組織等,或致函中國領導人,或發表聲明,對中國發生大地震表示深切同情,對遇難者表示哀悼,支持中國政府和人民抗震救災。許多國家的媒體對地震進行滾動式報道,使世界各國人民都能及時了解災情和救災情況。無數遠隔重洋的友好人士通過各種方式表達關懷和慰問。國際社會給予中華民族空前的安慰和鼓舞,這對于促進中華民族和世界各國各民族人民的友誼、合作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事實雄辯地證明,高舉和平、發展、合作旗幟,堅定不移地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采取更加開放兼容的態度對待國際社會,中華兒女在世界上必將獲得更多的同情者、支持者和合作者,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事業必將更加順利推進,中華民族也必將對世界和平發展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陳弘君/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
責編:陳瀟
![]() |
責任編輯: |
- 2008-07-01中組部表彰抗震救災先進基層黨組織優秀共產黨員
- 2008-06-30祝福祖國祝福奧運:抗震救災小英雄暢游北京
- 2008-06-30英雄的中國人民 抗震救災英模事跡巡回報告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