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花在周末綻放
6月21日,星期六,由寧波市志愿者協(xié)會發(fā)起的志愿者“周末奉獻日”活動拉開帷幕。13時,100名通過電話和市志愿者網(wǎng)站報名的志愿者到達市圖書館開始志愿服務。圖書館工作人員根據(jù)工作需要安排了8種類型28個志愿服務崗位,并進行了有關規(guī)章法則的集中培訓和輪崗體驗。此后,這批志愿者將根據(jù)今天的崗位分配在每個周末到市圖書館開展服務。
6月29日,星期日,寧波汽車南站。“進站的旅客請將大包小包放入安檢處,進站的旅客請將大包小包放入安檢處……”志愿者在不厭其煩地提醒旅客。這一天,共有20名志愿者分別在汽車南站行李安檢口、候車大廳、服務臺等處就崗服務。就崗前,他們先將候車室的窗戶、展示牌、欄桿和椅子打掃干凈,擦亮“城市窗口”。
除了車站、機場、公園、廣場、商場、景區(qū)等“窗口”地帶,在背街小巷、老小區(qū)、城鄉(xiāng)結合部、城中村等“死角”區(qū)域,到處可見“周末奉獻者”的身影。他們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開展“清潔家園”志愿服務。
“人人都是東道主,個個支持奧運會。”15歲的姚正剛剛從寧波外國語學校畢業(yè),正想在暑假期間找點有意義的事情做,就報名參加了“周末奉獻日”志愿活動。別看她年紀小,說起話來像個大人。她說,雖然奧運會在北京舉辦,但全中國都是東道主,我們把寧波搞得漂漂亮亮的,就是支持北京奧運會。她還準備動員同學朋友一起參與到奉獻日活動中來。
文明城市愛心潮涌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害發(fā)生后,寧波市社會各界踴躍捐款捐物,累計達8億多元。在這場愛心大奉獻中,全市有3000多名志愿者走街串巷,協(xié)助民政部門和慈善組織募捐。寧波市癌癥康復工作志愿者總隊為癌友們設立了一個“愛心捐款箱”,短短3天時間,就有376位癌癥患者前來捐款,共計捐款21065元。乳腺癌患者李虹一只手高提著滴注吊瓶,一只手將100元錢放進捐助箱;患者朱小花家在農(nóng)村,靠兒子媳婦賣菜為生,她將當天上午賣菜收入湊成100元投入捐款箱……
這,正是寧波這座“愛心城市”的集中寫照。近年來,寧波市在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過程中,著力引導市民“走出小門庭,融入大家庭”,倡導人與人、戶與戶之間互幫互助,在共創(chuàng)文明社區(qū)中相識、相知,涌現(xiàn)了許多感人故事。
寧波市江北區(qū)正大社區(qū)居民徐秉國無親無故,又患有類風濕關節(jié)炎等病。住在同一社區(qū)的居民姚愛娣每天來他家當義工,洗衣、買菜、灌煤氣,樣樣都做。除徐秉國外,姚愛娣同時還照顧著5位獨居老人。在姚愛娣的影響下,她的兒子姚文澤也加入了義工隊伍。
在寧波市白沙街道,每位義工都有檔案,里面羅列著義工的姓名、聯(lián)系方式和能提供的服務項目。平時,義工們帶著義工證和服務卡就直接上崗了。但遇到重大節(jié)假日、主題日等活動,就由義工俱樂部統(tǒng)一發(fā)出通知,分類開展活動。為滿足居民的不同需求,義工服務內(nèi)容由單一的公益事業(yè)和宣傳教育發(fā)展到扶貧助殘、幫困助教、法律援助、植綠護綠、治安防范、就業(yè)指導等。
寧波市北侖區(qū)新碶街道有20余萬外來務工人員,街道成立了“新北侖人”志愿者聯(lián)合會,近千名外來務工人員報名參加。不久前,“新北侖人”宣講團成立,10余名志愿者成為“文明使者”。
“成千上萬的志愿者、義工,以實際行動弘揚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寧波市委副書記、“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志愿服務活動領導小組組長唐一軍表示,要繼續(xù)大力普及志愿精神,增強公民社會責任意識,促進人們自覺踐行文明禮儀、維護公共秩序、改善城鄉(xiāng)環(huán)境、提高服務質量,為我國成功舉辦奧運會營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
責編:林芳斌
![]() |
責任編輯: |
- 2008-07-04[志愿者心得]行動起來,人人都是志愿者
- 2008-07-02[志愿者心得]志愿者的苦與樂
- 2008-07-04[志愿者心得]將志愿者活動繼續(xù)下去
- 2008-06-26[志愿者心得]做一名合格的志愿者
- 2008-06-30[志愿者心得]迎健康奧運,樹文明新風,亮志愿者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