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傾力競技體育,注重全民健身
截至18日,奧運金牌榜上中國以領先第二名美國17塊之多的驕人成績,自開賽以來一直占據榜首。世界輿論普遍指出,中國很有可能在家門口實現奧運會比賽成績的一次飛躍。
事實上,除了“東道主”因素外,中國在本屆奧運會上的出色成績,更多源于改革開放30年積累的強大經濟實力助推競技體育水平而實現的一次集中爆發。據了解,中國政府近年來每年直接投入大概4、5億元到競技體育中,是20年前的10多倍。
但是,和一二十年前不同的是,如今的中國在全民健身口號的催動下,群眾體育也如火如荼地展開并得到了政府極大的資助和支持。
“申奧成功的7年,是中國群眾體育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取得重大進展的7年,是群眾體育各項基礎建設大發展的7年,是全民健身運動空前蓬勃開展的7年。”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馮建中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到今年年底,中央和地方將投入超過26億元資金,在全國建成87000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目前全國各地在“全民健身路徑工程”建設中的資金投入達到30多億元,使全國公共體育場地增加了將近2000多萬平方米;依托各級學校、體校、體育場館、擁有固定場館的單項運動協會和社區創建的青少年體育俱樂部2379所,每年參加俱樂部活動的學生達兩億人次。
領先的金牌數字,全面開展的群眾體育,在這兩翼齊飛下,人們真正看到了在奧運的洗禮下,一個體育強國的崛起。(新華社記者鄔煥慶、邱紅杰、萬一)
責編:程丹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