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字”另類創新
網絡流行“熱字”,不能不說是一種“另類創新”,雖然從傳統觀念看,使用很不規范,但能在網上流行,說明有“奇妙”之處。“雖然同形不同音、不同意,但網友能找出這些古字,還頗有創新精神。”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李明潔說。從形來看,這些網絡“新寵”和古漢字相同,但音、意差距甚遠。在讀音上,很多年輕人不再采用這些古字的古音。“槑怎么念?”──“呆呆”、“雙呆”,一些學生直接看形讀音。說到意,更大相徑庭,確切地說,“槑”、“囧”這些網絡“新寵”和古字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字,雖然看似相同,但實質截然不同。
“從社會學的角度看,所有語言情況的出現都存在一定的原因?!崩蠲鳚嵵赋觥9艥h字千千萬萬,為何網絡流行的卻鳳毛麟角?“囧”、“槑”到底有何魅力?“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們都非常象形?!崩蠲鳚嵳f,以“囧”為例,如果把“囧”字看成是一張人臉,那么“八”就是兩道因悲傷和沮喪而下垂的眉毛,“口”則是張口結舌的那個口。當一個人說他很囧的時候,心情和表情都淋漓盡致地由這個字表達出來了。所以,與其說這些字是漢字,它們更像是些表意的符號,被新一代網民認可并廣泛使用?!傲硗庖粋€原因是這些字與網絡語言本身的要求貼近。網絡語言的兩個主要特質是生動性和創新性。一方面,網絡語言從整體上看比較生動活潑,力求拉開與主流表達習慣的差異,形成自身的獨特風格,另一方面,網絡用語力求創新、創意,用不同一般的表達方式體現出‘酷’和時尚。”李明潔說。
以現在網絡流行的“火星文”為例,其最初形成就是網友為了縮短打字時間,在網上的非正式場合使用的更為方便的符號、方言甚至錯別字?!搬u很好啊!”(“醬”“這樣”的合音)、“表這樣做!”(“表”“不要”的合音)……漸漸地,網民發現這些表達方式不僅生動有趣,而且不乏創意,于是在網上這些“新語言”大行其道。
讓網絡語言留在網絡
在網友看來,這些漢字“古董”的現代化演進完全符合網絡語言推陳出新的要求,是新型網絡語言的好材料。但是,這樣“創新”用字,會不會對現行的語言文字體系造成某種混亂呢?
據了解,不少家長對網絡上流行的這種古漢字抱遲疑態度。“孩子正處于學習階段,接受能力強,萬一這些網絡用語影響到他們平時的日常語言規范怎么辦?”高二學生家長吳建偉擔心。而且,由于一些學生習慣運用網絡語言,以至于在考試作文中也通篇使用讓改卷老師摸不著頭腦的“火星文”。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胡中行指出,“不必大驚小怪,應該以平常心對待?!焙行姓f,任何語言都是一個生命體,它不是靜止不動、停滯不前的。如果哪一天一種語言開始停止推陳出新,那證明它已經“死”了,不再具有生命力。網絡語言作為眾多語言社區的一種,它的發展更新符合語言發展的基本規律,是一個非常自然的現象,無需多加憂慮。
“家長、教育工作者可以做的是正確引導孩子,讓他們在適當的語境使用適當的語言。”李明潔說。在教學、考試以及一些正規社交場合必須采用規范化的語言,而在網絡、與朋友交際中則無需太多苛求。
責編:林芳斌
![]() |
責任編輯: |
- 2008-06-27網絡表達如何拒絕"暴力"
- 2008-07-07把網絡碎語提升為真正有價值建言
- 2008-07-17“網絡暴力”挑戰道德底線
- 2008-07-29花樣百出只求速紅?網絡惡搞背后
- 2008-07-01如何走出網絡民主的初級階段
- 2008-06-30公眾:網絡表達成中國式民主新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