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CPI連續一段時間出現負增長,才說明已經進入通縮時代。”廈門大學金融系一位教授說,目前的CPI運行正常,尤其是全國1月份CPI只回落到了1%,還不足以說明已經出現通縮,或通縮風險加大。
CPI持平或下降,在一定范圍內給政府擴內需、保增長創造了良好的宏觀環境,但CPI大幅下降也會影響到企業效益,引起社會消費能力下降等。目前的表象背后蘊含著通脹可能隨時抬頭。當前政府的經濟刺激方案,也應防止經濟轉好后突然過熱。
據悉,國家統計局已著手研究如何預防通貨緊縮,并在一份名為《未雨綢繆防通縮》的報告中稱,盡管通貨緊縮未必會真正發生,但應當防范。
【百姓影響】
存款變得劃算
全國1月CPI上漲1%,漲幅比去年12月回落0.2個百分點,也是連續第9個月回落,但福建回落后的CPI只有-0.6%。民生銀行福州分行的理財師認為,CPI回落不僅意味著物價下跌,買東西可以花更少錢,同時“負利率”也越來越遠。
經過去年5次降息,當前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2.25%,比-0.6%的CPI高,2008年1月辦理的1萬元一年期定期存款,由于通脹因素,一年后的實際購買力已是10285元。過去由于CPI比存款利率還高,1萬元存款一年后的實際購買力還不到1萬元,過去如果市民手中資產不通過存款以外的理財方式增值,其購買力還在下降。
如今市民通過存款也能讓資產增值。不過考慮到我國還可能繼續降息,至少不會在短期內進入加息周期,市民可辦理3年等較長期限的存款或國債,以鎖定固定收益。
責編:陳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