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你喝了牛奶嗎?如果你回答“是”,你患癌癥的風險已經有所升高,一些最新的研究數據會告訴你,這是為什么。
以前,人們認為只要是斷奶嬰兒可以飲用,且無安全問題的軟飲料,對成年人也不會造成傷害。但過去10年,科學家通過試管試驗和(成年)人體試驗發現,牛奶可能大幅提高成年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風險,而對于女性而言,飲用牛奶則可能患上乳腺癌和卵巢癌。牛奶與癌癥到底有何聯系?科學家認為,致癌因素可能是牛奶中的激素、生長因子等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學物質。
美國癌癥研究所的科學家在一項最新研究中,也找了一些證據。蒂莫西·凡斯塔(Veenstra)和同事從商場購買了15種牛奶,進行分析后發現,其中竟含有15種雌性激素:雌性激素酮(estrone)、雌二醇(estradiol)以及其他13種雌性激素的代謝衍生物。
通常,人體分泌激素是為了調節各項生理機能,它們就像樂隊指揮官,調控著基因表達的開啟或終止。但是,如果人體含有外源激素(不是身體自己分泌的),就可能干擾人體機能。
雌性激素會促進腫瘤生長,尤其是在前列腺中——令人吃驚的是,即便雌性激素濃度很低,也能發揮這一作用。雌性激素濃度在不同種類的牛奶間有何變化,哪些化學物質又會形成雌性激素?
美國癌癥研究所的科學家在研究回答了上述問題(相關研究將由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色譜雜志B輯》上)。他們發現,全脂牛奶含有的雌性激素最少,濃度在2%左右,而脫脂奶和奶油中的濃度則更高一些。
在化學結構上,大部分雌性激素都發生過一定的改變,生物活性所有降低。然而,這并不意味著牛奶中的雌性激素不會對人體造成影響——有時,這些激素又會轉變為原來的形式。科學家還指出,相對于具有生物活性的激素,發生改變的激素能在人體內滯留更久,從而有充足的時間從胃腸道進入血液循環。凡斯塔的研究小組證實,改變后的雌性激素的半衰期的確比改變前有所延長。
美國癌癥研究所的毒理學家徐霞(Xia Xu)說:“總的來說,脫脂奶中原始雌性激素少,但其他形式的雌性激素卻較多。尤其是2—羥雌酮(2-hydroxyestron),在雌性激素的衍生物中,這種物質的反應活性最高,致癌能力最強。” 在所有牛奶中,脫脂奶的2—羥雌酮濃度位列第二,僅次于奶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