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業者說】中國對外演出公司總經理張宇:現在國外市場比較蕭條,平庸的文化產品多被擋在大門外,一些“小散亂”的生產單位將在洗牌中逐步被淘汰,真正抗風險能力強的是有自主品牌的“滿漢全席”。文化企業不應該“熬冬”,而應該抓住機遇勇敢“冬泳”。在金融危機下推動文化產業轉型升級,集成國內外多種資源,形成強大的民族產業品牌和市場主體。
資源重組打造產業新“龍頭”
并購整合,主動進行跨地域、跨行業聯合,打造產業新龍頭,抱團過冬,成為這次金融危機中我國文化產業的一個鮮明特點。
這一現象在出版傳媒領域表現得格外明顯。4月14日,《關于長三角區域新聞出版合作發展的框架協議》在上海正式簽署,由此,江蘇、浙江、上海三地將在新聞出版和版權產業從內容生產、行政審批、企業聯合兼并重組、信息共享、公共文化、出版“走出去工程”、版權保護與服務等方面展開全面合作。新聞出版總署近日也表示,鼓勵通過推進聯合重組,三五年內培育六七家資產、銷售超百億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大型出版傳媒企業。
在其他領域,跨地域、跨行業的企業聯合也進行得如火如荼。深圳華夏動漫整合深圳唐人動畫、深圳華利達、廣州甲殼原等5家公司后,組建成立了華夏動漫集團,業務覆蓋了從原創動畫制作、出口、版權運營、產品研發、海內外批發、連鎖銷售的所有環節,在國內率先實現動漫產業鏈垂直整合,取得了良好的協同效應與經濟效益。
深圳方特投資發展公司相關負責人尚琳琳表示,金融危機下,大多數文化企業選擇回購股份、大幅裁員、縮減業務、蟄伏等待市場轉暖等對策。這對那些“樹大根深”的企業來說,則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快速擴張的機會,目前很多公司市值較低,談判籌碼低,公司整合相對容易,可以花較小代價來進行并購整合。長沙廣電集團通過與山西公共頻道、湖南教育臺、海口經濟頻道聯合辦臺,達到互利雙贏、提高收入、擴大影響、增強實力的目的,幾家電視臺的面貌煥然一新,抵御經濟寒冬的能力明顯增強。
陳少鋒表示,中國文化企業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著“小散亂”的問題,“圍棋盤”式的格局不利于資源的整合、市場的拓展和技術的革新。而中宣部文化體制改革與發展辦公室副主任高書生則指出,打破文化資源配置的行政化體制,是文化體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內在要求。當前,市場和資本的力量正在沖破體制羈絆,我國已進入文化資源大調整和大整合的時期。
【從業者說】長沙廣電集團總經理曾雄:跨地域的資源整合,既有利于激活行業內部競爭環境,也有利于優質資源的集中和裂變,提高媒體市場競爭力。“合作辦臺”正是希望借此辦一張突破地域的電視網,將目光投向全國市場,實現頻道資源的“土地流轉”。金融危機正好提供了擴大經營規模的良機,讓我們可以跳出地區的狹隘視野,“借雞生蛋”。
責編: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