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開展“解放思想、先行先試,加快兩個先行區建設”主題實踐活動,閩西精神文明建設要突出在培育品牌、提升品牌、創新品牌,在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中有為、有位,力促一批項目和品牌在全省精神文明創建工作中繼續走在前列。
一、深化“閩西千里文明長廊創建工程”,繼續在全省保持領先地位。此項活動覆蓋面廣、項目多,幾年來共培育了16種類型、涉及30個行業的167個創建示范點。經過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千里文明長廊沿線環境整治、衛生、交通、村鎮基礎設施建設和文明創建示范點工作均取得較大的突破和進展,受到省文明委的充分肯定。在先行先試活動中,要努力把千里文明長廊建成示范點涉及行業廣泛,環境、秩序、服務不斷優化、路容路貌暢、綠、亮、美、安全的示范路、品牌路、暢通路、生態路、平安路,使之走在海西文明創建品牌工作的前列。同時要進一步動員深化創建活動,重點突出展示閩西老區文明風采。真正把閩西千里文明長廊建設成為提升閩西形象、優化投資環境,展現我市創建能力的區域工作品牌。
二、提升龍巖公德館宣傳教育水平,樹市民道德行為規范教育品牌。龍巖市公民道德教育館,是我省乃至全國第一家公民道德教育專題館。是我市廣大市民、學生人生觀與道德情操教育的重要陣地,也是一個傳承文明、共鑄和諧,展示我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重要窗口。在先行先試工作中,要通過進一步提升公德館的宣傳教育功能,使龍巖公德館繼續保持全國率先建設、規范管理、主題鮮明、教育成效好的領先地位。一是在教育形式上拓展,采取參觀、觀看錄像、考試、知識競賽、舉辦專題培訓等成效好的形式,力求生動活潑,增強感染力;二是在教育內容上,根據形勢的需要舉辦科普、國情、公益宣傳等各種類型的展覽,為市民提供豐富的學習內容,以求良好的教育效果;三是在教育范圍上,達到更廣泛的覆蓋面。按照“要做龍巖人,先上公德館”的要求,重點組織升學、就業、外來務工的人員到公德館學習,接受公民道德教育。繼續強化“市民日常行為規范十個一”、“鎮容村貌十不規范”等市民教育品牌,切實提高市民日常行為規范水平,為市民綜合文明素質的提高,為文明城市的創建打牢群眾基礎,從而進一步展示老區人的現代文明意識和精神風貌。
三、多渠道推進陣地建設和資源共享,提升精神文明活動陣地網絡建設品牌。一是繼續推進古田會議舊址群和其他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改造、維護工作。二是繼續推進和完善新羅、永定、長汀、上杭、連城“宣傳文化中心”建設工作。三是持續深化廈門龍巖兩地區域共建活動。積極協調共建資金,五年內,每年在“千里文明長廊”沿途重點集鎮建設5個精神文明建設活動中心(到十一五末共建45個),并發揮其功能作用,使之成為我省區域共建的品牌項目之一。四是加強省、市聯動,部門聯動,結合新農村建設,積極幫助扶持“農民之家”、“農家書屋”、“文化大戶”建設,組織協調恒億“千村宣傳文化中心”建設,為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奠定陣地基礎。
四、創新主題,豐富內涵,進一步擴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系列活動品牌在全省的影響力。一是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規范化管理水平。充分發揮第一批45家教育基地的教育、引導、養成的功能,推進第二批市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教育基地命名工作,出臺并制定《龍巖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教育基地管理辦法》,充實基地工作內容,改進基地教育手段,提高基地服務質量,增強對未成年人的吸引力。二是整合基地資源,加大基地建設力度,為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提供更多的活動場所。積極扶持上杭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基地——紅軍體驗園的建設。形成以古田會議舊址、新羅區鐵山未成年人實踐教育基地、閩西革命歷史博物館、上杭紅軍體驗園、武平博物院、漳平博物館、永定精神文明建設活動中心為龍頭的覆蓋全市、門類齊全的教育基地網絡。三是繼續開展凸顯老區特色的主題教育活動。如“爭做文明小公民”、“三紅精神哺育我成長”、“關愛留守兒童‘十個一’”系列活動。打響未成年人“走進紅軍十個一”活動品牌,使之成為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點主題教育活動。
五、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創建“十在農家”、“文明示范五榜”活動,努力打造新的品牌。在文明村創建的基礎上,結合各地的特點,重點扶持不同鄉村根據自身特點開展“一村一特色”創建活動。繼續引導培育洋畬、馮地、培斜、南坑村等以特色產業發展和改善農民生活質量為主要內容的“文明生態村”創建活動,將其打造成我市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閃光點。今年要以全國文明村鎮推薦考評表彰為契機,力推西安村、培斜村、南坑村、古田鎮、湖坑鎮、紅坊鎮、臨江鎮等村鎮為全國文明村鎮和先進村鎮,其他八個市委確定的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全部培育成為省級文明村。特別是要借助“洋畬經驗”,加強組織協調,有力推進我市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工作步伐。
六、提升文明城市創建“六大管理”水平,打造山區文明城市建設品牌。以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為突破口,繼續深化“愛閩西、建龍巖、美家園”系列主題活動。積極建議推進龍巖市城市管理數字化網絡建設,應用信息科技手段努力提升中心城市管理效率。進一步加大城市管理的宣傳教育力度,抓好城市管理綜合整治的協調,推進地方性城市管理行政性文件的制訂和完善,提高城鄉交通秩序、市容環境、園林綠化、農貿市場管理水平,使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繼續保持在福建山區地市的前列。積極促進“國家園林城市”和“全國衛生城市”的創建,進一步提升全國、省級、市級文明單位(村鎮、學校、社區)的創建水平,努力拓展先進面,推進古田會議舊址群在成為全國創建文明風景旅游區工作先進單位后,進一步提升創建水平使之真正成為我省第一“政治工程”。
責編: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