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的重點任務
根據中央文明辦的工作部署和全省宣傳部長會議精神,我省下半年精神文明創建工作,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學習宣傳貫徹中央領導同志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和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著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著力共建文明和諧海西,著力提升群眾性創建工作水平,著力提高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為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提供強有力的精神動力。
一、持續開展"迎國慶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圍繞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這一主題,大力開展文明素質提升、社會志愿服務、窗口行業文明服務、城鄉環境和公共秩序整治、文明鄉風建設、文化進社區等活動,營造昂揚向上、熱烈喜慶、文明和諧的社會氛圍。繼續抓好文明禮儀知識宣傳普及、公益廣告制作和刊播、公共文明引導和教育等活動,引導人們在參與活動中提高文明素質,樹立良好形象。全面啟動"海西建設我先行"社會志愿服務系列活動,廣泛開展多樣化、專業化的社會志愿服務,努力打造社會志愿服務品牌,形成團結互助的人際關系和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廣泛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倡導環保理念,普及環保知識,著力改變"臟、亂、差"等現象。認真組織我省代表隊參加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10部委主辦、中央電視臺承辦的《放歌中華》---中宣部推薦100首歌曲大合唱晚會。舉辦"第三屆社區文化藝術節",籌辦全省"愛國歌曲大家唱"群眾性演唱會,并在福建電視臺相關頻道播出。通過運用群眾文藝形式,進一步唱響紅色經典歌曲,頌揚道德模范等身邊好人,充分展示全省人民熱愛祖國、奉獻海西的精神風貌。
二、持續抓好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評選表彰、學習宣傳活動。認真做好第二屆全國道德模范和首屆福建省道德模范投票評選表彰工作,充分運用媒體造勢,組織發動社會各界群眾參與投票,以評促學、以學帶創,進一步形成學習、崇尚和爭當道德模范的濃厚氛圍。要嚴格復核、篩選、統計各地選票,確保投票評選活動的客觀、公正、公平、公開。擬于9月底召開首屆福建省道德模范表彰大會。各地要充分運用新聞媒體,大力宣傳道德模范先進事跡,采取"道德模范事跡巡講網上行"、人物訪談等方式,進行道德模范系列報道,展示社會道德力量、傳播核心價值理念。持續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深化好人建設,用群眾熟悉的身邊的好人好事教育引導群眾,樹立鮮明的道德標桿。9月20日前后,各地要認真組織開展第七個公民道德宣傳日系列教育活動,為推進公民道德建設營造濃厚氛圍。
三、持續推進新一輪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圍繞"共建文明和諧海西"主題,各地要認真研究制定新一輪精神文明創建工作三年規劃,明確新目標新任務?;I備召開2006-2008年度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議暨先進命名表彰大會,進一步總結創建經驗、宣傳創建典型、理清創建思路、明確創建任務。扎實推進文明城市、文明縣城、文明城區創建活動,強化城市"七項管理",要力爭在落實科學發展、完善創建機制、激發群眾熱情、增進創建實效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強化基層基礎創建,認真抓好文明單位、文明社區、文明村鎮創建,不斷豐富創建內涵、提升創建質量。要著力開展"文明交通"、"文明集鎮"、"文明辦網、文明上網"等創建活動,擬召開全省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議、全省軍警民共建工作座談會暨現場觀摩會。突出"創文明行業、建和諧海西"主題,深化第六屆文明行業創建競賽活動,優化行業窗口服務,樹立文明海西新形象。
四、持續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鞏固凈化社會文化環境的成果,深入開展凈化熒屏聲頻、打擊"黑網吧"和淫穢色情案件、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和文化市場整治等活動,健全長效管理機制。深化"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教育活動,在學校組織開展"我和我的祖國"系列班級德育活動,舉辦"祖國萬歲"校園愛國歌曲大合唱比賽,使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不斷升溫、形成聲勢。8月中旬,擬開展全省優秀童謠作品征集活動,推選優秀作品參加全國評比。9月份,各地要側重發動社會各界積極為貧困兒童、留守兒童、進城務人員子女等未成年人特殊群體捐資助學、結對幫扶,幫助他們樹立生活信心。要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三位一體"教育網絡建設,完善工作機制,著重抓好德化、長泰、沙縣、閩清、新羅等縣、區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示范點建設。配合中央文明辦深入組織開展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建設專題調研活動。
五、持續開展"我們的節日"群眾性文化系列活動。著眼于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積極配合中央文明辦在福州市舉辦"我們的節日·中秋----中華長歌行"大型文化活動,營造團圓、思親、和諧的社會氛圍,進一步凝聚民族精神、激發民族情感。各地要以"中秋月·海峽情"為主題,廣泛組織開展相關民俗文化活動,使中秋節成為增進溝通、促進和諧的重要精神紐帶。元旦、春節期間,要廣泛開展民俗知識宣傳、民間曲藝表演等活動,組織各級文明單位、文明行業廣泛開展節日慰問、游園、聯歡等文化活動,豐富共建內涵,不斷增強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文化軟實力。
六、持續強化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宣傳。省文明辦與《福建日報》聯合推出"海西文明大看臺"專欄,宣傳各地精神文明建設的成就,展示文明創建成果和海西文明和諧風采。擬在福建電視臺開辟"文明城市巡禮"專題節目,介紹文明城市創建活動成效,推廣基層創建先進典型經驗,打造文明創建系列工作品牌。省文明風網站要通過"文明創建大家談"、"道德模范事跡報告網上行"等欄目,《動態與研究》要通過"一把手談創建"、"創建思考"、"主任論壇"、"師說禮儀"、"情況交流"、"本刊評論"等欄目,及時跟蹤宣傳各地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新舉措、新動向、新思路和新成效,宣傳各地涌現出來的好人好事和新風尚,促進上傳下達、橫向交流和理論研究,努力成為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宣傳的前沿陣地、全景窗口和綜合平臺。各地要認真做好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信息工作,積極組織投稿,省文明辦將定期進行評比通報。省文明辦擬于第四季度召開全省精神文明建設信息工作和理論研討會。
七、持續加強文明辦自身隊伍建設。各市、縣、區要以科學發展觀學習教育活動為契機,圍繞新一輪精神文明創建目標和年度工作要點,開展專題調研活動,認真制定工作方案并強化組織實施。各級文明辦要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健全工作機制,強化內部績效管理,改進工作作風,激發干部隊伍活力,增強工作執行力、創造力,樹立良好形象。對省文明辦部署的各項工作,要制定措施,明確責任,認真執行,并及時反饋工作進展情況。省辦將適時對各地貫徹落實情況進行通報,并記錄備案,作為評選先進文明辦的一項重要內容,作為文明城市測評的參考依據。認真抓好干部培訓,擬舉辦第四期全省文明辦主任培訓和創建工作業務培訓班,不斷提高精神文明建設專兼職隊伍素質和工作水平。
責編: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