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訪過程中,谷博士坦言,他們提出開設企業接班人培訓班的設想時,也遭遇了不少壓力。社會上對“富二代”培訓班的質疑很多,有質疑開這種班是否有必要?也有質疑培訓是否能達到效果?更有人質疑是不是想乘機撈一筆?
前不久,政府出資培訓“富二代”的消息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為何要在這“風口浪尖”上依然開班?谷博士說,改革開放30多年,中國民營企業發展迅猛。到如今,第一代企業家紛紛進入退休交班年齡,民營企業傳承問題浮出水面。
“一位老總曾親口對我們說,自己公司做得很大,但孩子不爭氣,如果誰能把他孩子教育好,順利完成交班,他愿意拿出自己一半的財產拱手相送。 ”老總的這番話讓谷博士團隊堅定了做下去的決心。“做這個項目,我們都帶有一種使命感,外界有人認為辦這種培訓是為了‘撈一筆’,說句實話,從目前財務核算來看,由于聘請了各領域的一流專家和師資,成本非常高,這個項目的初衷不是為了盈利。 ”
谷博士說,民營企業若解決不好接班問題,大量的就業崗位都可能受影響。
“少帥班”畢業乏人承父業
“富孩子”和“富爸爸”之間如何實現順利交接,這個問題令不少企業家頭疼。近日,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開出本市高校中的首個“富二代”培訓班,人們將目光再一次投向“富二代”。
從杭州的“少帥班”到寧波的“未來老板班”,再到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的各類企業接班人培訓班,記者調查發現,不少高校以及培訓機構紛紛瞄準富二代教育市場。為了培養未來的CEO,他們開設了不少另類課程,如高雅藝術鑒賞、品酒馬術、父子溝通技巧、紳士淑女聚會等,收費30萬—100萬不等。有的機構甚至還開出“升級版”培訓,要求學員家庭資產規模達到1個億以上,方能“入學”。
花樣:“少帥班”無人回家繼業
2004年秋,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從100名自愿報名的大三學生中,“精選”出29名學生開設“創業人才孵化班”,由于其中絕大多數學生都有家族企業背景或從商經驗,該班也被稱為“少帥班”和“富翁子女班”。據報道,29名學生中有26人的家族企業資產在百萬元以上,高的近億元。
不過,此后一則《浙大首屆“少帥班”畢業29名“少帥”無人回家繼業》的消息,使一度曝光率頗高的 “少帥班”變得沉寂。記者昨天從該學院了解到,目前,“少帥班”仍然招生,已辦到第六期。該班定期組織學生與企業家交流,撰寫商業計劃書、家族企業考察、制訂發展方案,讓學生自己組建團隊運作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