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標簽化“富二代”
針對“富二代”培訓班現象,上海社科院青少所所長楊雄表示,自己前不久應邀參加了一個關于“富二代”犯罪研討會,當時,他就提出不應把“富二代”標簽化,尤其不能把“富二代”簡單等同于“紈绔子弟”。數據表明,大部分“富二代”遵紀守法、積極向上、生活低調。據上海監察機關未檢處統計,目前青少年犯罪中來滬青少年占60%—70%,“富二代”犯罪幾乎很少。
對于富二代的培訓,楊雄持贊成態度,但他認為還應該加強思想訓練。發達國家時下流行一個詞“YAMNS”,意思是“年輕、富有,但為人低調”。對這個詞的解釋是“年齡在20—40歲之間的財富新貴,生活樸素且關注環保,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楊雄說,目前,歐美私人銀行正在運作成熟的“富二代”財富教育活動,讓那些富人經常鼓勵子女參加慈善義工、環保工作等,這值得借鑒。而從長遠看來,我們應建立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青少年支持體系,尤其要使“富二代”通過實踐磨練,積累經驗,了解國情,增長才干,將他們培養成合格接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