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的槍田東扛,紅軍的歌兒田東唱,紅軍的道路田東繼續走啊,紅軍的傳統田東要發揚……”
未進村莊,先聞歌聲。在百色起義80周年到來前夕,記者走訪廣西百色革命老區田東縣平馬鎮百谷村時,一個身著壯族服飾的老年合唱團,用嘹亮的歌聲將我們迎進了擁有百色老區第一村之譽的“紅軍村”。
百谷村地處右江河畔,1929年10月20日,鄧小平就是在這個村莊附近的二牙碼頭踏上百色這片紅土地。50天后,在離這個村莊不遠的平馬鎮舉行了百色起義大會。在這場意義不凡的革命中,百谷村86戶人家除1戶地主外,其余85戶共有131人參加赤衛隊和紅七軍,村中16名優秀兒女為中國革命獻出了寶貴生命,1人成為我國高級將領,百谷村因此有了“紅軍村”的美譽。
一眼望不到頭的西紅柿地里,沉甸甸的果實鮮紅耀眼。百谷村村委會副主任黃衛東說,改革開放以來,村民們大力弘揚紅軍優良傳統,利用靠近縣城的優勢,以當年鬧革命的勁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和第三產業,走出了一條致富的新路子。如今,已形成了1000多畝的果菜基地,建起了20多家旅館飯店,購買40輛貨車跑起了運輸。今日的“紅軍村”,正向“農業生產產業化、生活環境城市化、城鄉實現一體化”的目標邁進,全村固定電話入戶率100%,家家戶戶喝上了自來水,80%以上農戶用上了液化氣,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城西果菜市場坐落在百谷村南邊,果菜交易量很大。百谷村村民利用這一優勢,把百谷村及周邊鄉鎮的果菜不斷地銷往東北三省和西安、武漢、長沙等城市,并把工業品拉回來,再源源不斷銷往大西南。
談及果菜銷售,村支書韋應念喜形于色:“在銷售旺季,我們每天往北方發幾個火車皮的果菜,浩浩蕩蕩,十分壯觀。”韋應念是紅軍后代,早在1994年,他就承包60畝的良田種西紅柿,并在長春市開設了銷售點。當年,他的收入就達12萬元,成為首個北上闖市場的村民。在韋應念帶領下,百谷村一支120人的營銷隊伍跑遍了大江南北……
數字記錄著村中的巨變。2008年,百谷村總收入達1144。2萬元,糧食產量43。9萬公斤,人均年純收入4470元。今年,百谷村90%以上的農戶從事第三產業,家家建起了新樓,預計人均純收入近6000元。
致富之后,百谷村認真抓好黨組織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被自治區黨委評為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五個好”村黨組織,被廣西列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還被列為國家100個紅色旅游點之一。最近,又被田東縣評為“十佳文明村”之一。(記者 龐革平)
![]() |
責任編輯: 趙舒文 |
- 2009-12-09百色 承載偉人的希望駛向新彼岸
- 2009-12-08百色青年志愿者十三年志愿精神灑遍紅城
- 2009-12-07百色“六字”文章 喜迎百色起義80周年
- 2008-01-21少數民族貧困區百色致力建設“紅色旅游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