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福建日報12月29日訊(本網記者 吳恩兒)12月9日,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的古安竹副領事在福州拜會了眾人公益志愿者組織,并探討雙方在志愿者活動方面合作的可能性。是什么吸引了領事先生前來眾人公益志愿者組織呢?在一間借來的辦公室里,眾人公益負責人陳懷志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眾人公益成立于2003年。在該社團的眾多志愿服務項目中,國學是起步最晚也是最有特色的志愿服務項目。2007年3月,眾人公益推出國學志愿服務項目,今年4月,眾人公益還成立了國學專家委員會,其中有教授20多人。眾人公益是志愿者組織,而國學并不能提供物質上的幫助,把國學當成一個公益活動來做,是不是“不務正業(yè)”呢?陳懷志說,國學是所有志愿活動的精髓所在,在《禮記·禮運》的《大同篇》中就提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是謂大同。”可見,今人的種種志愿活動和古人在理念上是一脈相承的。在陳懷志看來,如今推行國學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必要性。因為現在的獨生子女太自我,迷失在網絡、KTV、酒吧、游戲和動漫中,缺乏正確的價值觀。所以,眾人公益教授國學,不是讓大家簡單地背誦《三字經》等,他們是要把中國傳統(tǒng)美德中的為人之道等精髓傳播給大眾,進而讓整個社會和諧起來。在眾人公益的國學班中,《弟子規(guī)》是最重要的課程,也是教授最多的課程。
星期天,在福州市鼓樓區(qū)第五中心小學。“周末沒有評比,還要向老師問好嗎?”一位同學問。“當然!這是做人基本的禮貌,不是沒有評比了,就可以不向老師問好。尊老敬賢的禮節(jié),古人規(guī)定得很嚴格。”在回答學生的提問中,國學老師王震雨開始詳解《弟子規(guī)》中的行為規(guī)范:“父母呼,應勿緩”,即聽到父母的叫喚要立即回答,而現在,許多獨生子女家庭卻成了“孩子呼,父母應”。孩子七八歲時,父母覺得他們很不聽話,卻沒有意識到這樣的習慣是孩子在更小時被慣出來的。
今年年初,眾人公益接到一個特殊的教學請求,國學老師們二話沒說到了現場。原來,這是福清監(jiān)獄邀請他們?yōu)榉倘藛T講課。對著坐得整整齊齊的服刑人員,老師們恭恭敬敬地行了90度的鞠躬禮。課程結束后,許多服刑人員泣不成聲。
今年,眾人公益已深入福州30多個社區(qū)和學校,免費發(fā)放教材、免費授課。每次上課,社區(qū)里的青少年及其家長都踴躍來聽,有的甚至作了錄音。
眾人公益在國學推廣形式上沒少下工夫。他們開創(chuàng)性地用小品的形式來教授,使課堂的氣氛更輕松。除了社區(qū)和學校,對于有國學學習意愿的企業(yè),他們也會派老師過去。
陳懷志對記者說,國學項目推行兩年多來,他們欣喜地看到一些孩子的行為舉止發(fā)生了變化,有不少人認同了這個項目,并積極參與。今后,他們會更加努力,讓國學深入人心。
![]() |
責任編輯: 趙舒文 |
- 2009-12-22廈門舉行中學生國學大賽
- 2009-12-11天津繼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 啟動“國學進校園活動”
- 2009-11-03山村書院靜 國學有傳人
- 2009-11-02文化大院培育文明鄉(xiāng)風 國學浸潤校園 書聲傳承文明
- 2009-11-02國學經典浸潤校園 書聲瑯瑯傳承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