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2020年目標
志愿服務理念廣泛普及,志愿服務成為人們普遍的自覺行動和生活方式,形成人人關心、支持和參與志愿服務的良好社會氛圍。志愿者組織和志愿者分布廣泛覆蓋城鄉,志愿服務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參加志愿服務的人口比例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志愿服務領導體制、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保障機制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志愿服務的科學化、規范化、專業化、社會化水平明顯提高。整體上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與海峽西岸兩個先行區建設需要相協調,體現福建省精神文明建設特點的社會志愿服務體系。
(二)主要任務
深入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應緊緊圍繞經濟建設中心,緊緊圍繞服務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大局,著眼于活動的開展,扎實推進社區志愿服務、大型社會活動志愿服務、扶危濟困志愿服務和應急救援志愿服務。
1. 著眼于講文明樹新風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提高海西社會的文明程度。講文明樹新風活動是群眾性創建活動的龍頭,要緊緊圍繞講文明樹新風組織志愿服務活動,不斷拓展志愿服務的領域,豐富志愿服務的內涵。要廣泛組織開展普及文明風尚志愿服務,更好地傳播文明理念,倡導團結互助精神,引導人們知禮儀、重禮節、講道德。要繼續推動科技、文體、法律、衛生志愿服務,普及科學知識、傳播先進文化、開展法律援助、提供醫療衛生服務,不斷豐富廣大群眾尤其是農村、偏遠地區和進城務工人員的精神文化生活。要以營造規范有序的公共秩序為重點,組織開展社會治安志愿服務,普及法律知識,加強治安防范,完善群防群治網絡。要以規范行業行為、改善社會服務為重點,以“創文明行業、建和諧海西”為抓手,深入開展窗口行業志愿服務,動員公共服務行業和涉外窗口行業的干部職工以志愿服務的形式,為人們提供各種延伸服務和便民服務。要以建設整潔優美的城鄉環境為重點,組織開展保護生態環境志愿服務,宣傳生態文明觀念和環境保護知識,大力推動義務植樹、綠化美化、清理臟亂、整治污染等行動,使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促進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的優化。
2. 著眼于扶危濟困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增進海西社會的和諧。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扶危濟困、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堅持從辦得到、群眾又迫切需要的事情做起,把生活困難群眾和老年人、殘疾人作為重點對象,積極開展送溫暖、獻愛心志愿服務活動,努力為困難群眾排憂解難。廣泛開展居家養老、扶殘助殘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志愿者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殘疾人提供生活救助和照料服務。以關愛幫困、便民利民為重點,大力開展社區志愿服務活動,讓居民在參與中感受友誼和諧,共享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