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游客據說也是廈大美發店的主要客源之一,發型設計師們說,經常有到南普陀的游客到店里洗發,以放松身心。
截至目前,雖然有的美發店會針對學生客戶群,推出相對優惠的價格,但是,總體來說,各家美發店相安無事,未見明顯的價格戰,發型設計師們分析說,扎堆廈大的這些理發店,各家定位各不相同,從高檔、中檔到低檔,每個檔次都有,大家都有默契,誰也不會主動降價。
儒商的人文理想
在廈大新一條街“土崩瓦解”
時間里的確包含一些東西。在此前的廈大一條街時代,撇開餐飲,開得最多的是書店。最先在廈大一條街開書店的是曉風書屋。1994年這家書店在廈大一條街開業時,人們甚至還要排隊買書,往往是書一上架,就沒了。
看到曉風書屋的風光,書店紛紛落戶一條街,學人、曉窗、新青年、文心閣、建筑書店、陽光書坊、演武書店等等,經營路子和曉風書屋相似——專賣學術類圖書。當時,廈門文人想要買書,就到廈大來。
不過,到2008年廈大一條街拆除時,只有曉風書店碩果僅存,這間只有四十幾平方米的書店,被認為是廈大一條街最后一個文化堡壘。
書店的節節敗退的原因在于:租金擊敗了文化。曉風書屋的老板許志強早前接受本報采訪時說,學術類的書店經營成本太高了——它賣的都不是十分暢銷的書,有時,一本書一擺就是好幾年才能找到主人,周轉很慢,但是,廈大一條街的店租卻扶搖直上。還有一個原因,大學生漸漸不喜歡看學術類圖書,他們忙著買托福、雅思、四六級英語輔導書,補習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