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者:躬身為橋 直立為梯—孔憲濤事跡報告會側記
http://www.caoliu14.com?2010-03-02 11:04? ?來源:文匯報
我來說兩句
身居斗室的大師
孔憲濤總說,師者應“躬身為橋,直立為梯”,也正是這一點,讓他的同事同行、參加報告會的聆聽者動容。
回顧孔憲濤60多年的醫學和教學生涯,他開創了我國免疫球蛋白分子病診斷的先河,創建了“全軍臨床免疫中心”,將一個只有一臺顯微鏡、一個電脈槽的簡易檢驗室發展成為上海市靶值實驗室、全軍重點實驗室,收獲多項國家科技進步獎。
“一個大師不容易,可是并不是所有的大師都甘為人梯,更不用提那些爆出抄襲剽竊丑聞的所謂‘大師’。”本市一位疾病預防控制系統的工作者聽完報告,頗為感慨。
而作為他的同事,長征醫院骨科教授賈連順最敬佩的也是孔憲濤“選賢讓能”的胸懷。賈連順說起這樣一段往事:老孔的一個學生博士畢業后,老孔先后推薦他到美國、澳大利亞等國的著名臨床免疫實驗室深造,當他學成回國后,老孔主動建議把自己科主任的位置交給這位學生,他自己搬到樓面拐角僅8平方米的辦公室……
如今,孔憲濤走了,但是仍有相熟的學生拿著鑰匙去拐角處的三角形辦公室里回憶恩師。在這間8平米的“斗室”,門口貼著用A4紙打印的“孔憲濤教授的辦公室”,斯人已去,桌上仍堆放著學生從海外寄來的新年賀卡。
桃李天下的名醫、甘為人梯的師者,在他的悉心澆灌下,一批批青年醫學人才脫穎而出——他們是以曹雪濤、王紅陽為代表的144名碩士、博士研究生,還有100多名正副教授。(見習記者 唐聞佳)
![]() |
責任編輯: 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0-02-26兄弟誠信 生死接力送薪—武漢“信義兄弟”事跡
- 2010-01-22陳燕萍事跡報道引起各地強烈反響
- 2010-01-11安徽學習沈浩事跡 56名干部報名接替其工作
- 2009-12-29紀檢監察系統學習優秀紀檢監察干部鐘世才事跡綜述
- 2009-12-24大學生英雄集體事跡報告會在黑龍江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