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大“民生熱詞” 蝸居 蟻族 被增長
“伴隨我國高等教育快速擴張,教育產業化發展引發了畢業人數激增以及專業結構不合理等現象。”柯惠新說,這加劇了大學生“就業難”等矛盾。
民盟中央一份提案指出,大學生“就業難”有一個深層原因,即我國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學生密集型產業”——高端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我國仍處在產業鏈條的低端,吸納大學生就業能力有限。另一方面,一些就業新政策實際操作性差,缺少與之配套的檔案管理、人事代理、社會保障、職稱評定等制度改革,在推行中缺少有效的協調機制。
“不需要教育年輕人怎么選擇,重要的是通過政策來引導。”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郗杰英認為,要吸引大學生去中小城市和鄉村就業,政府要給予更完善的配套服務。“被增長”:收入增長如何“跑贏”GDP增速?
在剛剛過去的一年里,“被XX”成為網絡熱詞。被就業、被代表……然而,爭議最大的還是收入“被增長”。一些政協委員表示,“被增長”雖然是對統計數據真實性的質疑,但其背后,卻是公眾對工資收入增長緩慢、國民收入分配失衡的不滿。
2009年7月,有網友對有關居民收入增長的數據表示不解,稱實際沒有增長,只是統計數據中增長了。
“當前急需著力調整收入分配結構。”宋曉梧表示,一方面要提高勞動報酬的收入比重,提高服務業的就業比重;另一方面要加快行政性壟斷行業改革,完善民營經濟的金融服務,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讓收入增長趕上經濟增長水平,事關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大局,也有利于緩解分配不公造成的社會矛盾。”
剛剛閉幕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傳來消息,我國將穩步提高職工工資收入,推動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督促各地及時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并加強對最低工資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同時進一步改革個人所得稅制度,加大收入分配調整力度。(據新華社北京3月3日電)
![]() |
責任編輯: 陳楠 |
相關新聞
- 2010-03-03吳家塘鎮“四抓四促”催開民生和諧之花
- 2010-03-03看兩會之十年民生路:書包減肥是個夢?
- 2010-03-01議政履職為發展 情系民生促和諧
- 2010-02-20福建省26億資金下基層 民生水利惠萬家
- 2010-01-26地方兩會陸續開幕 房價收入等民生話題受關注
- 2010-01-19樂平市“著力五抓五促”催開民生和諧之花
- 2010-01-11要求媒體報功不報過是漠視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