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化產業發展與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連日來,發揮文化產業優結構、擴消費、增就業、促跨越、可持續的獨特優勢,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作出新貢獻,成為今年兩會內外熱議的一個話題。
文化不僅是一種精神力量,也是生產力。發展文化產業,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戰略支點。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文化建設,把文化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將發展文化產業提升到增強國家競爭力的戰略高度,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文化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著力構建有利于文化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對文化產業發展在思想認識上有了新的飛躍。
在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推進現代化建設進程中,我們積極規劃文化產業發展戰略,重組文化產業結構,文化體制改革取得積極進展,文化產業活力大大增強,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步入協調快速發展的良性軌道。從2003年起,我國文化產業增加值增幅高于同期GDP增幅5到6個百分點,增長勢頭明顯快于一般經濟領域。北京、上海、廣東、云南、湖南等省市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過5%,成為當地經濟的支柱產業。特別是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中,文化產業逆勢而上,2009年我國電影票房收入超過62億元,同比增長42%,躍居世界第三;新聞出版業總產值突破萬億元大關,比上年增長20%,文化產業日益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實踐充分證明,發展文化產業,有利于優化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有利于拉動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有利于擴大就業和創業,它不僅關系文化本身的發展,而且關系貫徹科學發展的全局,對于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當前,經濟社會發展躍上新水平、進入新階段,進一步增強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發展文化產業的自覺性,進一步發揮文化產業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中的獨特作用,文化產業發展面臨新的重大任務和戰略機遇。
![]() |
責任編輯: 金婷 |
- 2010-03-09[代表委員話文明]發展文化產業 創造新的文化輝煌
- 2010-03-09代表委員熱議:讓中國文化"軟實力"強大起來
- 2010-03-09牛寶偉代表:“文化反哺”滋潤鄉村 形成文明健康風尚
- 2010-03-09永安市培育鄰里和諧文化結碩果
- 2010-03-09評:與其申遺,不如給春節注入新的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