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以為,在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問題投以更多關注和關心的同時,我們也不應忽視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也應對近年來滬上老年人患抑郁癥、孤獨癥、焦慮癥等輕度精神疾病的人數有所增加這一情況予以必要的關注。
改革開放30多年尤其是近年來,上海市離退休人員的老年生活可以說是“芝麻開花節節高”,所謂“五老”即“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醫”不斷落到實處。這幾年離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可以說是年年見漲,其他諸如醫療待遇、出行便利等等也是“利好不斷”。雖然還不能說如今上海的老年朋友人人盡享“太平盛世”、個個心情舒暢地頤養天年,但大多數的老年人已經衣食無憂,“溫飽工程”基本不成問題則已是鐵定的事實了。
然而,老年人在其物質生活得到保障并逐年有所提高的同時,他們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還有心理健康、精神衛生等等比較“形而上”層面的生活內容究竟如何呢?是否也與物質生活待遇的逐年提高而“同步增長”呢?他(她)們每天過得開心嗎?比起節假日等比較熱鬧的日子,更多的時間里,有沒有人在他(她)們寂寞的時候、孤獨的時候或很想和誰聊聊天、談談心的時候,來到他們身邊,耐心地傾聽他們的嘮叨上幾句或每天找個合適的時間打個電話略表一下關心呢?做到這一點,應該不算太難,但你我等中青年人是否能比較到位地做到給包括家中老人在內的身邊老人們一些心理關照呢?應該說,我們中的不少人做得還是不咋樣的。
如何給離退休在家的老年朋友們來一些“心理關懷”、做一些諸如聊天、安慰、疏導等“精神層面的關照”,讓老年朋友心情愉悅地享受著“夕陽紅”的每一天,這應該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不妨投入必需的人力、物力等,為豐富老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為關心老人們的心理健康做一些好事和實事。在老人身邊或不在老人身邊的家人、親友、晚輩們,也不妨以多種可行的方法盡可能地給老人以一些心理上的關懷,多為老人做一些“心理按摩”。
![]() |
責任編輯: 金婷 |
- 2010-03-10河西區大力開展關愛“空巢老人”志愿行動
- 2010-03-09大學生陳永剛冰湖救老人 慰問金轉捐“月光女孩”
- 2010-03-09暖流涌動敬老院 網友與孤寡老人的忘年約會
- 2010-03-07溫州創新社區真情結對模式 關愛空巢老人
- 2010-03-07三門峽開展關愛空巢老人志愿服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