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財”牌激活細胞
研發的投入是巨大的,政府的財力則是有限的。去年,我省科技等政府部門盡力用好有限的財力為巨大的研發做好引導和激勵,帶動各種經濟細胞圍繞產業振興和拉動內需等方面進行重組,從產業布局的宏觀層面加強對企業研發項目的支持,增強我省自主創新的實力。
重大專項是產業振興的引擎。去年,在電子信息、光伏產品、新材料、新藥創制等關系我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領域,我省投入省級科技經費4900萬元,帶動企業與社會投資2.6億元。在科技重大專項的推動下,我省一些企業不斷進行科技攻關,科技項目成果成了企業成長的“加速器”,大大提升了我省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突出的案例包括,中科院福建物構所等單位完成的20萬噸級煤制乙二醇工業示范項目打通全流程,成功生產出合格的乙二醇產品,開辟了世界上以煤代替石油乙烯生產乙二醇技術路線和工業化應用的先河;
宏遠集團的“新溶劑法再生竹纖維紡織材料的研發”,在竹漿粕連續溶解脫泡等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并已達到1000噸的生產能力,年產5000噸的生產線即將投產,為我國纖維素纖維的綠色生產開辟了新途徑。
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是企業創新發展的有力助推器。去年,省科技廳加大對企業研發項目的支持力度,推進建立國家、省、設區市、縣(市、區)的四級聯動扶持的創新基(資)金扶持體系,我省183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獲得國家創新基金資助13133萬元,比上年增加了1億元,一批科技型中小企業得到了國家和省級創新資金的有力扶持。
去年,泉州微波通信產業集群成為國家創新基金產業集群全國首個試點,通過國家創新基金連續3—5年1億元的支持,到2013年該產業集群年產值將超1000億元,大大提升我省的行業競爭力。
去年,我省深入實施“技術創新工程”,著力培育形成一批創新能力強、行業引領力大、區域影響力廣的高科技企業,促進和帶動全省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首批命名62家“福建省創新型企業”,又有新大陸等4家企業進入“國家級創新型企業”行列。我省181家省級創新型(試點)企業已擁有國家級研發機構30個、省級108個,2008年度平均研發經費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達4.52%,研發人員占全省總數的18.16%。
2009年全省企業獲得省科技廳支持項目經費占全年省級財政科技經費總數的42.2%。
不管是重大專項、創新基金還是技術創新工程,引領的是產業的轉型升級,激勵的是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帶動的是關鍵技術的攻關。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