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易振環) 17日,位于太湖工業園區的天喔(福建)食品有限公司玻璃晾曬房內,廠長卓南安指著玻璃屋頂侃起“節約經”:“公司投資700萬元,建成全國首座大型節能封閉式玻璃晾曬房,利用太陽能烘干半成品,年可節約標準煤上萬噸。”
像天喔食品這樣,節能低碳理念正被城廂區越來越多的工業園區企業推崇。近階段,該區秉承“綠色園區”、“綠色產業”的理念,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倡導園區企業走“低耗能、高效能”之路,探索循環經濟發展運行模式,努力創建集約型、節約型、生態型園區。
郭氏鞋業通過鍋爐“油改煤”改造等節能技改,使燃料預熱產生的蒸汽為職工和車間提供熱水,年可節約煤2160噸、電72萬千瓦時。鴻立印刷、金彩紙業分別投資400多萬元、1000萬元,安裝了變頻器和高速電機,年可分別節約用電100多萬千瓦時、300多萬千瓦時。清華園電器發展有限公司采用先進的生產技術,開發出節能、環保的即熱式電熱水器,比傳統電熱水器省電30%-50%。
“變廢為寶”是該區打造節約型企業的又一舉措。天怡(福建)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發展生豬生態養殖,完全回收豬排泄物,并制成生物有機肥,暢銷市場。貴龍輪胎再生公司通過引進4條硫化生產線,循環利用舊輪胎,年可翻新舊輪胎12萬條。
與此同時,該區不少企業還科學安排生產線,大大提高了現有企業的集聚度。華林經濟開發區臨福廈路的20多家企業建起四五層的廠房,與以前相比,土地利用率提高了兩三倍。地處324國道黃金地段旁的雙龍鞋業有限公司,用地僅10.53畝,卻建起了3幢4層的廠房、1幢5層的員工宿舍樓以及1幢7層的辦公樓,總建筑面積達1.5萬平方米,安排了500多名工人就業,年創產值4500多萬元,成為集約用地的示范點。像雙龍鞋業一樣,目前在華林開發區,“向天要地”已成為入區企業的共識。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