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傅老大說內心和諧:堅守良知良能
http://www.caoliu14.com?2010-03-23 14:38? ?來源:東方網
我來說兩句
正在央視播出的電視劇《老大的幸福》,引起人們的熱議。該劇主角傅老大是東北一座小城的足療師,他有弟妹4人,都在北京工作,做董事長的老二有錢,做處長的老三有權,做演員的老四風光,做教師的小五體面,他們要幫大哥換一種活法,全力安排他來北京過幸福生活。然而,傅老大不習慣他們的安排,仍然堅持他平凡而快樂的生活,并以一顆赤誠的愛心,一直照顧無依少靠的梅好和她有病的兒子。傅老大弟妹們的物質條件和地位名望,雖然都比傅老大強,但由于欲壑難填,為名利所累,內心則是“常戚戚”,遠沒有傅老大那樣的幸福感和愉快感。
電視劇提出了一個幸福觀問題。幸福雖然與物質條件有關,但幸福更是一種心理狀態。幸福重心境。一個基本生活不愁的人,由于對錢財沒有奢望,“知足常樂”,可以過得很開心;而一個腰纏萬貫的人,貪得無厭,在錢財上總是覺得“比上不足”,內心就會“常戚戚”。貝多芬說:“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錢”。是故追求幸福,不僅要重物質,更要重精神;不僅要改變環境,美化環境,而且要改變心態,美化心境。
這樣的心態,可說是一種和諧心態。記得季羨林先生生前曾向國家領導人建議,提倡內心和諧。他說,人類自從成為人類以來,最重要的是要處理好三類關系:一、人與自然的關系;二、人與人的關系,也就是社會關系;三、個人內心思想感情的平衡與不平衡的關系。我們講和諧,不僅要人與人和諧,人與自然和諧,還要人的內心和諧。是的,人的內心和諧,與天人和諧、人際和諧,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三個層面,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內心和諧了,人無非分之想,無非法之舉,官不貪,商不奸,民不詐,心平氣和,和氣致祥,不僅會使個人生活充滿快樂的幸福,同時也為整個和諧社會奠定了基礎。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0-03-22加快水利發展實現人水和諧
- 2010-03-22王瑞強:豐富創建內涵 建設和諧城區
- 2010-03-19弘揚志愿服務精神 推動和諧石獅建設
- 2010-03-18誠信經營構建和諧--陳開通
- 2010-03-17石獅開展“獻愛心·享和諧”巾幗志愿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