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校園是文化啟蒙的重要陣地
http://www.caoliu14.com?2010-03-23 17:34? ?來源:黑龍江日報
我來說兩句
首先,中國傳統日常生活結構與圖式十分強大與沉重,大多數中國人至今還在以自在的和重復性的日常生活方式來從事現代的創造性的非日常生活活動。其次,在現代化逐漸生成的過程中,在中國民眾的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里,傳統文化模式卻出現了嚴重的復活與反彈。以經驗和人情為主要內涵的傳統文化模式似乎更強有力地滲透到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領域的活動之中。再次,后現代主義思潮試圖消解現代人的價值,消解現代化的意義,“在全社會的商品化浪潮和功利心態的引導下,目前中國民眾的主導性文化模式是一種貼近生活原生態的平面文化。”
具體到大學生群體來說,我們可以發現,上述問題在當代大學生的身上也有不同程度的顯現。首先,自在的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依然深刻,大學生自由自覺的生存狀態還未完全形成。無論來自鄉村還是城市的孩子,一開始總是籠罩在這種自在的文化之下。其次,現實生活的殘酷,吞噬著大學生的激情、情感和理想。現實生活中以人情對抗法制和契約的行為比比皆是,深刻地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攀交情靠關系,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思想的產生,顯現了傳統人情式的交往模式的深層影響力,這對于中國現代化進程有著巨大的內在文化阻滯力,也深深地桎梏著現代性人格的生成。再次,后現代的、貼近生活原生態的平面文化深深地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或者說大學生拒斥自身的積極成長、拒斥獨立思考和創新、“兩耳不聞窗外事”促成了大學生活文化的平面性。不少大學生對學習、對校園活動、對社會現象持有一種冷漠的態度,頗有一種冷眼看世界的刻薄眼光,卻缺乏一種古道心腸的進取心和富有深度的觀察力。“這種后現代的平面化的大眾文化、消費主義的文化模式同中國的經驗主義文化模式相結合,則在中國的語境中造成了一種拒絕深度、拒絕思想、滿足給定的和現成的知識碎片和文化快餐的價值取向”。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0-03-19福建氣象積極主動做好校園防災象氣服務
- 2010-03-19安全勸導進校園
- 2010-03-19福州警方整治校園周邊交通隱患 接送車亂停放被罰
- 2010-03-16福建省啟動百校萬人校園綠化
- 2010-03-16龍文區檢察院:三舉措推進“平安校園”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