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救災要千里送水還要就地護水
http://www.caoliu14.com?2010-03-25 16:50?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我來說兩句
從長遠計,我們還應將水利建設與水污染防治結合起來,從抗旱的高度看待水污染防治,加大投入,盡快還清欠賬。
西南地區嚴峻的旱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浩浩蕩蕩的送水大軍,眾志成城的抗旱行動,彰顯了我們強大的動員能力。旱魔肆虐,更讓人們體會到山清水秀之可貴;抗旱救災,也是貫徹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生動一課。
持續大范圍干旱,主要是老天“不幫忙”,而除了水利建設落后、投入不足等問題,水污染問題也是一個“幫兇”。
旱災當前,當務之急是保證災區群眾日常生活用水。但是,嚴重的水污染卻使一些地方在大旱之年守著水不能用。以貴州水成縣為例,該地區雖有兩條主要河流穿過,本該不缺水,但由于采礦業的盲目發展,現有水資源遭到破壞嚴重,河水“像稀釋的墨汁”,根本不能飲用;當地官員還說,這些河流由于重金屬含量超標,就連澆地種菜也成問題。(3月22日《南方都市報》)
同樣,在地下水資源相對豐沛的云南,也因為嚴重的污染問題,一些災民辛辛苦苦鉆了井,開采出的地下水卻不符合飲用水標準。不得不說,這些都是我們在抗旱救災中的痛。
而水資源短缺和水污染之間的惡性循環,是西南一些災區現在所面臨的另一困境。旱情得不到緩解,江河湖泊缺乏有效的清水供給,排放的污水幾乎得不到任何的稀釋和自凈,這勢必使污染進一步加劇;而這種情形,反過來又會讓飲用水變得更加稀缺。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0-03-25武警部隊官兵抗旱救災:躍動在抗旱戰場上的橄欖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