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光寶盒》“板磚”里“穿越”,惡搞不好玩
3月18日,劉鎮偉的新片《越光寶盒》北京上映。該片中,爆笑電影《大話西游之月光寶盒》里的經典角色被再“包裝”,無厘頭惡搞從《西游記》延伸到鳥巢、水立方、北京奧運火炬、張藝謀《十面埋伏》、陳凱歌《無極》、吳宇森《赤壁》和卡梅隆《泰坦尼克》。
劉鎮偉為何要拍攝《越光寶盒》這一懷舊題材電影?網友紛紛猜疑,劉鎮偉是在向當年的自己致敬,抑或自嘲,抑或是想從80后的懷舊情結中“收一筆可觀的票房”?《越光寶盒》上映后,劉鎮偉的一句話似乎點醒了“大話迷”。劉鎮偉說:“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放不下的‘賤人'”。
《越光寶盒》上映之初,票房走高,口碑卻兩極分化。一邊是90后年輕觀眾力挺,認為“笑了就好”,是一部不錯的喜劇;另一邊是“大話迷”痛斥劉鎮偉晚節不保,圈錢糊弄觀眾。痛批者毫不客氣地寫到,整部《越光寶盒》荒腔走板,生搬硬套,癲狂仍在,卻是天才傻瓜一線間,靈氣蕩然無存,甚至連隔靴搔癢的力氣都顯得不足了。
其實,不只是“大話迷”對《越光寶盒》這種港片無厘頭惡搞喜劇的感受在改變,在現實生活中,從港片里傳承的“整蠱文化”的受歡迎程度也在減弱,愚人節發泄玩具正在代替整人玩具就可證明。發泄電燈泡、慘叫雞、神奇油漆桶、電人巧克力等都成為“整人”新寵,不是給被整對象帶去“恐怖”,而是“溫柔地整”,讓壓力在娛樂嬉鬧中得到釋放。
和《越光寶盒》的“追舊”不同,今年的愚人節禮物還跟“低碳”“環保”之風。一款無針訂書機成為考驗智慧的好道具。這款產品利用紙張折疊后互相咬合的方法,對于那些不太厚的資料,無需使用傳統裝訂釘,實現了用“空氣”裝訂的環保目標。不過,《越光寶盒》中的“隔空示愛”方式,與“愚人節示愛”異曲同工。不少網友也表示,愚人節是一個示愛的絕佳時期,即便被拒絕了也不會太沒面子。
![]() |
責任編輯:葉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