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網上祭掃難以成“俗”84%網友選實地掃墓
http://www.caoliu14.com?2010-04-02 16:10? ?來源:現代快報
我來說兩句
南大民俗專家徐藝乙:
選擇網上祭掃無可非議
清明節將至,許多人提倡以網絡祭掃來代替傳統的實地祭掃,各地民間自行創辦的網上祭掃網站也紛紛亮相,并且吸引了不少網友參與其中。南京大學民俗專家徐藝乙教授認為,選擇網絡掃墓來祭奠祖先無可非議。
徐藝乙說,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文化越來越多元化,互聯網的興起給人們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網絡祭掃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產生的。掃墓是清明節的重要活動之一,但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不同。比如,有的人離祖先的墓地遠,有的人工作忙,有的人行動不便。于是,有人采取網絡祭掃的方式來緬懷祖先,這是現代人清明祭掃方式的一種,利用網絡寄托思念不一定是壞事。目前來看,網絡祭掃這種形式剛剛興起,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
徐藝乙認為,在傳統和現代之間,網絡祭掃方式允許存在。古人清明掃墓是達到“慎終追遠”的目的,現代人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可以采取多種方式。傳統是要弘揚,但生活在多元文化的現代社會,采取何種方式祭掃要看個人的選擇,我們也要尊重別人的選擇。
南京民俗專家王涌堅:
緬懷祖先不必拘泥于形式
許多年輕人提倡以低碳方式過清明節,通過網絡掃墓來避免燒紙錢帶來的環境污染,南京市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中心顧問、民俗專家王涌堅表示非常贊同。王涌堅說,每年清明節掃墓會帶來交通擁擠,環境污染,火災等許多問題,而網上掃墓完全可以規避這些問題。
據王涌堅介紹,其實古人并不提倡燒紙錢,許多地方的風俗是在墳上壓錢,南京的風俗是飄錢,只要把紙錢壓在墳上、撒向空中即可完成祭奠祖先的任務。燒紙錢的做法是從明清開始,清末民初盛行,一直流傳至今,而燒紙錢確實不利于環保而且容易引發火災,不值得提倡。盡管作為傳統民間文化的鼎力支持者,但王涌堅還是強調,緬懷祖先不一定非要拘泥于形式。
快報記者 張虎
![]() |
責任編輯:葉玲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