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萬汽車VS12萬停車位 廈門求解“停車難”
B 人大建議:改革停車收費制度
廈門市人大代表薛宗輝,連續兩年提交了“關于破解居民小區停車難”的相關議案。3月31日,廈門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21次會議經過審議,決定將這一議案列入市人大常委會議程,交由市政府辦理。
“破解‘停車難’,是一項復雜、長期的系統工程,應年年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每年有針對性地解決一部分問題,‘停車難’才能得到最終破解。”薛宗輝說。
薛宗輝建議,首先應該加強科學規劃,將停車問題納入城市建設、小區建設甚至是單體建設的規劃布局,確保停車場配建到位;充分利用學校操場、體育場等公共場所建設地下停車場,緩解區域停車難題,有條件的小區可酌情建設立體車庫,甚至可以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社會停車設施建設。
“當前,停車問題多頭管理,路面上交警在管,停車場主要是城管在管,小區內由沒有執法權的物業部門管。”薛宗輝認為,應該進一步理順停車管理體制,統一協調,以明確和落實政府相關部門對停車場建設和監督與管理的職責。
薛宗輝還建議,要實現資源共享,積極鼓勵單位夜間和雙休日有償開放停車場地,并建立一套停車誘導信息系統,讓各個停車場實現互通。
“其實,有些時候明明有地下停車位,但車主卻嫌麻煩,不想去停。如果地下停車場和地面停車場收費差不多,為什么要跑到地下去?”薛宗輝說,要按照“路邊高于場內、室外高于室內、城區高于城郊、白天高于夜間”的收費原則,合理確定停車收費標準,有效引導車主,提高停車設施利用率。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