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飛速發展的教育事業,要界定怎樣才算是一名卓越的大學教師需要下一番功夫進行研究。我是一名哲學教師,僅從哲學的角度,認為一名卓越的大學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正確處理好三個辯證關系。
一、教書與育人的辯證統一
唐代哲學家韓愈將教師的功能定位為: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最重要的任務是育人。教育的根本在于“育”,“育”的本質在于“化”,“化”的主要表現為“變”,因而,教育的本質乃是引起受教育者人格塑造及心性靈魂等方面朝著更為完善的方向轉變。
教書是指教師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和文化知識、訓練學生的技能和技巧、培養學生的能力和智力;育人是指教師在教書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科學進取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教書”和“育人”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辯證統一關系。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教書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育人的重要途徑是教書。既教書又育人,是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遵循的教學規律和教學原則,是教師同一工作的兩個方面,卓越教師的教學應該包含正確做事和正確做人兩方面的教育內容。
教書必須育人。教書的目的、內容總是體現一定的社會要求,這是教育的社會制約性規律在教書上的反映,卓越的教師要善于在教書中育人,自覺的用正確的觀點和思想去影響學生,為學生提高思想覺悟奠定科學和智力基礎。在育人中促進教書。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是一個能動的過程,學生的思想狀況和積極性在學習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教師結合知識傳授,對學生進行正確的理想和世界觀的教育,就會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教師把書教得更好。
育人必須依賴教書。教師憑借教書將思想品德教育寓于各門學科教學之中,用潤物細無聲的滲透方式對學生的思想觀點、政治立場、道德品質等方面進行教育,通過教書、傳授知識來育人。脫離教書的育人,就會空洞無力,甚至引起受教育對象的心理逆反。
教書離不開育人,育人不能沒有教書,沒有只教書不育人,或只育人不教書的教師,一個優秀的大學教師在其職業活動中,既要教授學生知識,又要培養學生成才,要把兩者有機地結合在起來。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不單單是為教書而教書,而應是一個教育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個工程師是通過教學活動,在學生心靈上精心施工的,讓學生做一個知識、能力都很健全的人,思想、行為都很健康的人。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0-04-09干凈“干事觀”值得我們深刻思考
- 2010-03-30特別思考:公祭不如心祭
- 2010-03-1812萬嫖妓與20萬洗腳的思考
- 2010-03-16關于海西文化產業發展的深層思考
- 2010-03-08媒體,請收起你的“娛樂板磚” “犀利哥”熱潮后的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