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廈門市地震局局長
東南網—海峽導報4月15日訊(本網記者 黃智敏)昨天上午在青海玉樹發生的強烈地震,雖然距離廈門千里之遙,但也讓廈門市民重新開始審視廈門的防震減災工作。昨日下午,市地震局局長毛松林在接受記者專訪時透露,廈門現已在島內外設立30個應急避難場所,基本覆蓋了主要的城區。
玉樹地震對廈門無影響
毛松林告訴記者,廈門地震監測臺網的監測范圍主要是廈門及周邊地區,但昨天上午青海的強烈地震,廈門也監測到了。他分析,這次地震發生在青藏高原板塊中部,屬于板塊內部地震,對福建、廈門沒有直接影響,市民不必擔心。
今年以來,國內外地震頻發,是否全球已進入地震高發期?對此毛松林表示,目前2010年才過了一個季度,還不好說是不是高發期,至少要到年中、年末來統計,才能分析出結果。
“地下清楚,地上結實”
廈門多次受到臺灣地震的波及。那么廈門的防震減災應該要達到什么目標呢?毛松林說,根據國務院的要求,首先應該做到 “地下清楚,地上結實”。
“地下清楚”,就是摸清地質構造。市地震局將逐步完成廈門市地震小區劃研究工作,這項工作實際上就是摸清全市每一個地塊下的地質情況,為規劃建設提供地質依據。
對于民間流傳的動物異常等“地震前兆”,毛松林表示,動物異常是很多因素造成的,可能存在地震前兆的反應,也可能是天氣、環境等其它因素造成的,不一定都是地震前兆,因此只能作為參考,目前學術界對此還沒有規律性的認識。
而“地上結實”,就是要按要求,對房屋建筑進行抗震設防,保證房屋質量可以應對一定級別的地震。
建設應急疏散場所
毛松林介紹,根據防災減災規劃,廈門將規劃建設幾十個應急疏散場所。目前,已有30個應急疏散場所掛牌,其中島內16個,島外14個,主要是公園、廣場和學校。一個疏散場所涵蓋一片居民區,基本上無縫接涵蓋了主要城區。
目前,市地震局正著手編印一本 《廈門市地震應急疏散場所指南》,在這本小冊子里標有各個疏散場所的位置,還有疏散避難的路線,疏散場所在哪里、怎么走,都一目了然。毛松林說,爭取今年把樣本印出來,將來完善后,逐步發放到每家每戶。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