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腐敗造就層出不窮的非正常“巧合”
http://www.caoliu14.com?2010-04-19 08:28? ?來源:紅網
我來說兩句
“搖號”入學能否被搖進,這本應該憑的是運氣。但是,在杭州某小學就讀的葛銘(化名)兒子同班同學的“預言”準確率高達100%,沒有搖號就知道誰被搖進。記者隨后采訪了參加搖號工作的學校領導和上城區(qū)教育局相關工作人員,他們表示,搖號系統(tǒng)由專人開發(fā),人為根本無法干預,因此,過程絕對公平公正,不可能出現(xiàn)貓膩,而出現(xiàn)這樣情況也就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巧合”。(4月18日《現(xiàn)代金報》)
如果說“搖號”這一手段就能確保結果公平的話,那么想必一切難題就都可以迎刃而解,也就沒有不公和腐敗了。但事實上是事情遠非人們主觀上想象的那么簡單,通過表面上程序公平的“搖號”來確保結果公平也恐怕只是人們的一廂情愿,“武漢經適房六連號事件”便是最好的證明。搖號軟件相對于人為的選擇、操作過程固然看上去要安全、公平的多,但我們要知道的是軟件的開發(fā)、操作終究還是要受制于人,因此搖號軟件對于別有用心之人也并非是無懈可擊、固若金湯,可以想象,只要系統(tǒng)開發(fā)人員適當修改程序或者搖號組織者人為在硬件方面對搖號過程加以干涉,那么出現(xiàn)“六連號事件”這樣的巧合也就不足為奇了。
“武漢經適房六連號事件”曝出之初,相關方的解釋是機器和軟件造就的“巧合”,但隨著調查的深入背后的貓膩和權力腐敗也就漸漸浮出水面,與此同時相信民眾對于“搖號”這一手段的信任度也急劇下滑。而現(xiàn)如今杭州市上城區(qū)教育局對于這一離奇事件的解釋又何嘗不令人感覺似曾相似呢,一句簡單的巧合又怎能叫民眾信服?
![]() |
責任編輯:葉玲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