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木偶頭雕刻出征世博盛會 融進客家元素
http://www.caoliu14.com?2010-04-19 09:26? ?來源:東南快報
我來說兩句
木偶雕刻融“客家元素”
徐竹初老人的木偶雕刻俗稱“北派木偶”,雕刻的技法源自北方漢劇的風格模式。
“我特別加入了客家元素。”老人說,過去如龍巖木偶劇團的木偶大多都是出自他們之手,此次參加世博的作品,一些融入了客家元素,使其具有地方特色,體現(xiàn)濃厚的客家文化特色。
這將是漳州木偶雕刻的歷史性時刻,為了首次參展世博能夠一鳴驚人,老人專門為這一盛會精心雕刻完成九個作品,分別為《福神》《綠大王》《白闊》《媒婆》《凌波仙子水仙花》《千里眼》《順風耳》《門官》《小沙彌》。
“綠大王”是傳說中的綠大將,是閩南人和客家人敬仰的威武將軍,臉部以綠色勾畫圓形圖案,代表著閩南人、客家人事事追求“圓滿”的期望;“白闊”是眾多閩南老人常見的面孔,其特征相貌慈祥、善良、忠厚、康健,笑臉常開顯得親切可愛。
“媒婆”這一作品,也融入客家元素。 “她臉帶媚笑,因為常奔波于市井之間牽線搭橋,動腦傷神,所以額角常貼著膏藥來提神,唇邊長著‘笑須痣',頭梳高翹髻,這些特征就是閩南客家人心目中的媒人。”老人說。
“九件作品花了父親大約兩個多月的時間,期間還有大家的分工協(xié)作。”徐老人的兒子徐強稱,漳州木偶除了刀功外,對原材料樟木的鑒別選擇、涂料的配制都很有講究,經(jīng)過開坯、定型、細雕、裱紙、磨光、刷泥、補泥、上粉、開臉、蓋蠟等十道工序制作而成。一件作品的每種色彩都要涂上數(shù)十遍,同時還有采用漳繡完成的木偶的衣帽等。

門官木偶
![]() |
責任編輯:葉玲 |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