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辦于2001年的音樂風云榜幾天前舉行了10周年盛典,以評選最具影響力音樂人和樂壇新勢力的方式,盤點與華語流行樂壇共同走過的新世紀第一個10年。與10年前不同的是,此時舉行的盛典,更多了一些悲壯的意味——經過10年樂與路,華語流行音樂似乎走到了分岔口。當整個社會都在為變革付出代價、收獲成果時,流行樂壇也在經歷著陣痛,被選秀、網絡、免費等關鍵詞重塑。
下一個10年,華語流行樂壇究竟會變得更好,還是更糟?
有一個統計稱,去年,內地唱片銷量前10位全是選秀歌手;而在音樂風云榜10年音樂新勢力的榜單上,獲獎者一半來自選秀舞臺。選秀,成為盤點10年樂壇時無法回避的關鍵詞;越來越多的選秀歌手迅速崛起,成為內地原創樂壇上與傳統唱片歌手分庭抗禮的新勢力。然而,對于內地流行樂壇來說,選秀究竟是成就還是毀滅,似乎只在一線之間。
選秀歌手成救市良藥
2005年,李宇春、周筆暢和張靚穎從第二屆“超級女聲”比賽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流行樂史上第一批還沒有作品面世就已名聲大噪的流行歌手。
如今,李宇春是太合麥田最賺錢的藝人,一人貢獻了公司20%的營收;她舉辦演唱會,一萬張門票3小時售罄。盡管她的合約年底才到期,但老板宋柯已早早放出話來:“這樣的藝人,我當然想續簽!”同時,高調簽約金牌大風后回歸樂壇的周筆暢,去年登上了內地唱片總銷量冠軍寶座。在“救市良藥”這點上,內地選秀活動似乎已經與國際接軌:去年英國音樂風云榜的唱片銷量冠軍,正是從“英國達人”賽上脫穎而出的蘇珊大媽。
在內地樂壇多個專業頒獎典禮上,選秀歌手也正在全面搶灘。不久前舉行的第17屆東方風云榜就徹底向選秀歌手敞開大門:作為全場贏得最高呼聲的歌手,張靚穎勇奪最佳女歌手和十大金曲兩個獎項,“快男”陳楚生拿下三項大獎,王嘯坤、薛之謙等“型秀”歌手也各有斬獲。最具標志意味的是,王嘯坤、陳楚生還分獲最佳作詞和最佳作曲兩個專業類獎項。
![]() |
責任編輯:葉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