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繁榮發展最根本的是創新,創新是文化的本質特征。在當代中國,無論是適應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需要,還是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方面多樣性的精神文化需求;無論是在激烈的國際文化競爭中贏得主動,還是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都需要我們大力推進文化創新。推進文化創新,必須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基本要求,更好地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推進文化創新,必須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建設一支適應時代發展要求、富有開拓創新精神的文化人才隊伍。實施“四個一批”人才培養工程,就是要在宣傳文化系統培養一批政治堅定、業務精湛、具有旺盛創造活力的領軍人物。廣大宣傳文化工作者應當大力倡導文化創新,努力追求文化創新,在勇于創新中展示才華,在奮力開拓中成就事業,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第一,立足偉大實踐,在投身火熱現實生活中推進文化創新。對于文化來說,生命力來自實踐,創造力源自生活。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實踐蘊含著強大的精神力量,火熱的現實生活飽含著豐富的文化創造源泉。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是一個改革創新的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蓬勃發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波瀾壯闊,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豐富多彩。這場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大改革大開放大發展,為宣傳文化工作者施展才華提供了無比廣闊的舞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偉大實踐,為我們進行新的文化創造提供了無比豐富的內容、題材和主題。包括理論工作者、新聞出版工作者、文學藝術工作者在內的所有宣傳文化工作者,都應當自覺肩負起時代賦予的神圣使命,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融入億萬人民群眾開創美好未來的歷史進程。要真正沉下身子,走進鄉村、社區,走進校園、軍營,走進工礦企業、建設工地,走進改革開放第一線和社會生活的廣闊天地,感受時代的脈動,把握發展的主流,體驗人民群眾奮發向上的精神,在深入生活中感悟生活,在深入實踐中激發靈感。要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當作大學校、大課堂,善于從波瀾壯闊的現實生活中汲取養分,在人民群眾的偉大創造中進行文化的創造,以充沛的激情、生動的筆觸描繪當代中國的歷史畫卷和中國人民的精神圖譜,謳歌偉大的時代和偉大的實踐。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0-05-30劉云山同第四期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研修班學員座談并講話
- 2010-05-26亞洲媒體峰會在京開幕 劉云山出席并致辭
- 2010-05-25中歐政黨高層論壇舉辦招待會 劉云山出席并致辭
- 2010-04-11劉云山: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供思想輿論支持
- 2010-04-06劉云山致信全國文明辦主任培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