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環境:
酸雨出現頻率下降10.3個百分點
全省城市環境空氣質量保持優良水平。酸雨污染強度較上年略有減輕。全省降水pH平均值為5.05,較上年提高0.07個pH單位,酸雨出現頻率為36.8%,較上年下降10.3個百分點。“十一五”期間,全省降水pH年均值略呈上升趨勢,降水酸度有所減弱,酸雨頻率總體有所降低,降水pH年均值小于5.6的酸雨城市比例也呈逐年下降趨勢。
各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到和優于二級標準的城市比例為95.7%,與上年持平。武夷山市環境空氣質量保持在一級;三明市二氧化硫年平均濃度超過二級標準,空氣質量為三級;其余城市空氣質量良好,達到二級標準。影響福建省大氣環境質量的主要污染因子為塵類。
據全省9個設區城市發布的環境空氣質量日報結果統計,各城市空氣污染指數(API)年平均值范圍為51~69,優、良天數比例為97.5%,較上年提高了1.4個百分點,高于全國113個環保重點城市平均值6.0個百分點。寧德、莆田、泉州、南平、漳州、福州和廈門的優、良天數比例均大于95%,三明和龍巖等2城市輕微污染的天數比例分別為5.8%和5.2%。
聲環境:
夜間超標仍較普遍
全省23個城市區域環境噪聲平均等效A聲級為55.7分貝,較上年上升0.3分貝,呈“輕度污染”水平;23個城市道路交通噪聲平均等效A聲級為68.7分貝,呈“較好”水平。23個城市功能區噪聲晝間達標率為83.8%,較上年提高了2.4個百分點;功能區噪聲夜間達標率為61.4%,較上年提高了7.6個百分點。功能區噪聲晝間達標率比夜間高,夜間超標仍較普遍。
全省輻射環境質量量總體保持良好。陸地貫穿輻射劑量率保持在天然本底水平,水體中放射性監測值與上年基本一致。飲用水源地水體的放射性活度濃度均低于《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指導值。電磁輻射環境監測點的環境電磁輻射綜合場強測值遠低于《電磁輻射防護規定》中相應頻率的公眾照射參考導出限值。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