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名奧運冠軍集體升"副處"妥不妥
http://www.caoliu14.com?2010-06-07 11:26? ?來源:廣州日報
我來說兩句
近日,山東省煙臺市三名奧運冠軍邢傲偉、唐功紅、劉春紅連同該省其他6名奧運冠軍被山東省體育局一次性統一提拔晉升副處級領導職位。6月5日,這九位奧運冠軍結束“崗前培訓”,即將走馬上任。(6月6日《羊城晚報》)
之前的諸如“體而優則碩”,甚至“體而優則博”,順便再延續“體而優則仕”可謂早有耳聞,只是這些“神話故事”上演的數量沒有煙臺這般龐大罷了。不僅是集中,而且一次性“批發”九個奧運冠軍戴上“處級烏紗”,起點與級別均創新高。這難免會挑動公眾的兩根神經。
首先挑動的是舉國體制下的競技體育神經。我們一直片面堅守競技體育成績至上的思維不放。“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其實,體育的首要內涵是增強公民體質,可此要旨一再被年復一年的“奪金”沖動擠壓到孤獨的一角。
摘到金牌,明星們隨之獲得政府與社會的多重高獎,獎金、豪宅、學位、地位、官位等,幾乎全部加身。一些地方將金牌塊數作為唯一量化國民體育成績的“硬指標”,公共體育一步步弄成了面子工程。孰知,這最終讓一些冠軍成天生活在飄飄然中不能自拔,最終納稅人的錢把體育明星變成了難以接“地氣”的富人或“官人”。
第二根被挑動的神經是我們干部用人體制之弊。按理說,公共管理領域需要什么樣的公仆,需要多少公仆,這應是公開而公正的,不會隨著奧運冠軍的多寡而隨意變化。公務員行業屬公共服務職業,公仆服務的技能與水準與是否曾奪過冠軍之間沒有必然聯系。
9名從事不同職業類型的冠軍,呼啦啦一起當“處官”,如此打開“入仕”大門,形象而直白地說明了,我們的官場文化里,還一直將“仕”看成是一種犒勞冠軍的商品而非服務于民的職業精神。(周明華)原題:為冠軍加官強化了官本位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0-04-26思明區青少年宮奪第6屆世界風箏錦標賽冠軍
- 2010-04-2390后上海小囡奪世博禮儀小姐冠軍 禮儀小姐也要體能好
- 2010-04-162010年全國擊劍冠軍賽第二站在武夷山開劍
- 2010-03-222010年全國帆船冠軍賽將在東山島舉行
- 2010-03-15奧運冠軍應該先感謝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