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和諧、致富-記集美灌口鎮田頭村農家書屋
1年前,在“書香鷺島活動月”暨廈門農家書屋授牌儀式上,集美區灌口鎮田頭村的大學生村官代表田頭村參加了授牌儀式。從接過這塊金燦燦的牌子伊始,田頭村農家書屋便成為充實農民精神生活、促進社會和諧的有效載體。
去年10月,連續好幾天高溫的毒日頭讓老郭家的芋頭奄奄一息,而隔壁鄰居老洪恰好剛打了一口井,于是老郭來不及多想就連夜抽了洪家井里的水救急。這下,老洪可不答應了,這口井可是我花了4000元打的。老郭家也生氣了,都是鄉里鄉親的,借用一下還不行?再說了,這地下水是公共的嘛。老郭和老洪就為這事吵了起來。正當他們爭執得不可開交,村主任拿著一本書急匆匆地趕到現場:“別爭了,我剛到書屋查了法條,上面寫得清清楚楚。”說著,村主任翻開《物權法》一書,指著第86條對老洪說:“‘不動產權利人應當為相鄰權利人用水、排水提供必要的便利。’所以,鄰里之間救個急這是義務。”接著他又對老郭說:“可他這井是花了錢的,所以必須是有償使用。這在法律上可也是有說法的,你看這一條‘使用鄰地的水利設施,按其受益的程度,負擔該設施的設置及保存費用’。”一看書上白紙黑字,這下兩家人心服口服,最終老郭同意拿出1500元,兩家共同使用一口井,一場糾紛順利平息。
前些時候,60多歲的老黨員王阿婆拉著大學生村官的手說:“我幾乎不識字,這些書我看不明白呀。”這句話給村兩委成員不小的觸動。是啊!農家書屋為農民而設,就應當最大程度去考慮村民們的認知水平。鎮里領導知曉這一情況后,馬上與電信公司聯系,在農家書屋里安裝了一套遠程教育設備。
如今小小的農家書屋,不僅是田頭村的“普法屋”,如今還成了“和諧屋”、“致富屋”。田頭村還在農家書屋里專設了一個科學發展觀學習園地,將《有機肥使用實例》、《新農村建設100問》、《生態農業發展項目》等書籍充實進來。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