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
《藝術人生》召集了8位學者與社會名人來到泉州,暢談《天下端午》,是泉州的文化盛事,最有看頭的,是八大名人西湖論劍。他們風采各異,著裝各有各的派頭,比如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學者于丹,一身端莊華麗的旗袍,一派國學的莊嚴;漫畫家蔡志忠一頭長發翩翩,甚有藝術家的另類氣質;而臺灣著名作家林清玄,衣著和他的文風一樣清新,一身樸素的卡其布襯衫馬甲……
上海世博會做的事
泉州千年前也做過
八大名人在調動泉州人民的興趣點上,各有各的招術。首先上臺的是上海世博會開幕式總導演滕俊杰,講述了他和泉州的一段緣。“上世紀80年代,我在泉州還住了20多天,當時給華僑大學拍過一組照片,現在學校的某本畫冊里,大家去看看說不定還能找出我的名字哦!”著名主持人、評論家曹景行,則熱情地給泉州人民當導游。
“世博會帶大家感受世界,不過世博會現在做的事,一千年前的泉州也做過,一千年前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對世界的開放程度是相當高的,現在大家在泉州還可以看到各種宗教、文化交流融合的遺跡,比如說同一條街上就有關帝廟、清真寺等。泉州人民現在要是去看世博,可以找我們嘉賓大山當導游,可以省排隊,因為大山現在可是加拿大館的總代表。”
臺灣作家林清玄:
閩南阿伯給我粽子吃
“大家好啊!”臺灣著名作家林清玄一上臺,地道的閩南話聽來特別親切。“在我心里,端午節是個快樂的節日,兄弟姐妹們吃粽子、掛香包、一起劃龍舟,是多么開心的日子,我一直覺得中國文化節日里頭有許多歡樂的元素,發揚它們,可以讓大家過得更快樂自在……”說到臺灣人和閩南人的淵源,林青玄說得很具體細致。“我祖籍在漳州,幾年前尋根,恰巧也是端午節,當我端坐在一口水井邊,一個閩南大伯從墻上的一掛粽子里拿了一個給我吃,我覺得那粽子的味道和我媽媽做的一模一樣,閩南人的粽子是煮出來的,加很多花生,瘦肉,這個粽子的味道三百年都沒變……”聽林清玄娓娓道來,像一股清新的風,臺下的觀眾像是在聽一位鄰家的大伯講故事呢。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