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學曹操還是學諸葛亮?
http://www.caoliu14.com?2010-06-10 10:40? ?來源:中人網
我來說兩句
在《三國演義》中我們可以看到,曹操每每在作出重大的決定之前,都要廣泛征詢謀士們意見。這樣做對減少因決策失誤而招致不可挽回的敗局的好處,不用我多說相信大家都能知道。
曹操和諸葛亮在管理能力上可謂各有千秋,那么一個領導在管理下屬時,是像曹操一樣廣泛征求意見后,再從長計議;還是像諸葛亮一樣具備多方面的卓越才能,大小事情都能有條不紊的安排下去,讓下屬各司其職。哪一種方式更能取得實效呢?
在《三國演義》中我們可以看到,曹操每每在作出重大的決定之前,都要廣泛征詢謀士們意見。這樣做對減少因決策失誤而招致不可挽回的敗局的好處,不用我多說相信大家都能知道。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對謀士們的鼓勵,使謀士們得到了重視。讓人的才華得到施展,才是對他們最大的尊重。如果老板花重金請了有能力的職業經理,對他言不聽計不從,每每不打招呼就作出決定,給他再多的錢,他能留下嗎?比較典型和有代表性的,就是曹操遷許都前的一件事:一日,有一個人因大荒之年精神體態保持的很好而引起了曹操的注意(觀察細致),再問,原來是董昭!曹操馬上避席置酒,剛說了兩句話,就有人來報說楊奉、韓暹二人投往大梁去了,董昭曰:“此乃楊奉與白波帥韓暹,因明公來此,故引兵欲投大梁去耳。”操曰:“莫非疑操乎?”昭曰:“此乃無謀之輩,明公何足慮也。”操又曰:“李、郭二賊此去若何?”昭曰:“虎無爪,鳥無翼,不久當為明公所擒,無足介意。”曹操見昭言語投機,又問其朝廷大事。牽出董昭建議曹操迎獻帝入許都的話來。
![]() |
責任編輯:邱淑群 |
相關新聞
- 2010-05-26韓松落:新《三國》那些被精心設計的Bug
- 2010-05-21新《三國》,從“英雄”走向“庸眾”
- 2010-05-13新《三國》遭遇板磚冤不冤 能否打敗《阿凡達》
- 2010-05-13新《三國》能否打敗《阿凡達》?
- 2010-05-13新《三國》遭遇“板磚”冤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