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學曹操還是學諸葛亮?
http://www.caoliu14.com?2010-06-10 10:40? ?來源:中人網
我來說兩句
遷許都對于曹操來說從各個方面來說都意義重大,但這是題外話。這里說的這個董昭并不是曹操的人,而當時曹操已得了荀玉等一干的大賢,卻依然向第一次見面的董昭討教。
操見其言語投機,并不是董昭只是一味吹捧曹操而討得了曹操的歡喜,而是見其對楊韓二人的判斷正確表示滿意,而對楊韓二人,以曹操的判斷力,應該是心里已經有了底―――楊奉手下的徐晃,曹操見了一眼就千方百計的要收了過來。對從長安一路保著皇帝過來的楊韓,沒見之前就應了解了。故意拿他二人考考董昭,看其是不是徒有其名。曹操見董昭的面試通過了,自然要問起朝廷大事,這樣,一個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由一個陌生人建議的極其重要的決定作出了。當然,曹操還要經過荀玉等人的論證。
與之相反的就是諸葛亮。
第一次接觸到三國是聽評書,簡直對諸葛亮佩服得五體投地―――神機妙算,仙人也。長大后,就漸漸有些不以為然了。
胸有成竹的諸葛亮說:“山人自有妙計”,可大多時候,別說是和人商量,找人論證了,甚至被他差出去的武將文官連自己具體是要干什么都不知道,或是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那么干。
如足球,教練讓球員怎樣占位,怎樣跑動。可為什么要這樣占,為何要這樣跑,先要和球員說明白的,只有球員理解了才能更好的執行戰術意圖。
也許哪個大腕球員見教練嘴上沒毛,文質彬彬的不像搞體育的,不知俱樂部經理為什么請了幾次才請了他來,就有些不服氣,說:“教練,我覺得應該這么這么站,那么那么跑。”教練說:“本教頭自有妙計,讓你怎樣站你就怎樣站,本教頭料得到球會從那個方向滾到你的腳下。”然后暗道:“大腕球員我現在還扳不倒,反正早晚有一天得給他修條華容道讓他練練體能。”
當然,崇拜諸葛亮的朋友也不能怪我胡說八道,要怪就怪羅貫中好了。誰讓他放著諸葛亮那么多優點不突出描寫,反弄些神神鬼鬼的東西出來。
![]() |
責任編輯:邱淑群 |
相關新聞
- 2010-05-26韓松落:新《三國》那些被精心設計的Bug
- 2010-05-21新《三國》,從“英雄”走向“庸眾”
- 2010-05-13新《三國》遭遇板磚冤不冤 能否打敗《阿凡達》
- 2010-05-13新《三國》能否打敗《阿凡達》?
- 2010-05-13新《三國》遭遇“板磚”冤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