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設系列談:正確處理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
http://www.caoliu14.com?2010-06-20 09:19? ?來源:光明日報
我來說兩句
30年前,剛剛走出國門的中國文化產品令世界新奇:京劇、民樂、雜技,你方唱罷我登場,掀開了華夏文明的一角;30年后,眾多文藝團體踏出國門,獻藝于各色舞臺,可常常是賺來吆喝賠了錢。五千年文化的深厚積淀,賦予中國文化產品的不凡出身,然而在世界藝術市場上卻始終提不起“身價”,缺乏能夠廣為接受的品牌性文化產品。
全球化浪潮的沖擊下,民族文化如何與外來文化和諧共生,互為補益,激發出新的活力?中華文化“走出去”面臨怎樣的現實困境?如何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在世界文化版圖確立中華文化的應有地位?這是需要我們不斷思考和反復探索的問題。
民族文化永遠是土壤和根基
原生態的歌舞集《云南映象》,以云南土生土長的民族民間文化為創作基礎,100多人的演員隊伍中,70%以上是世居山寨的“土演員”,他們把來自混沌洪荒時代的民族文化帶到了現代舞臺,引起了現代人對傳統民族文化的共鳴,在高雅的舞蹈藝術市場創下了一場演出收入超過60萬元的紀錄。
黃永林(華中師范大學副校長):對于剛剛興起的中國文化產業來說,積淀深厚、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土壤和根基,是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堅實基礎。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0-06-17李長春:正確認識文化建設中的若干重大關系
- 2010-06-08推進文化建設:正確處理弘揚主旋律與提倡多樣化的關系
- 2010-05-26永春:持續推進基層文化建設工程
- 2010-05-13明溪縣設立基層 “青年書屋” 促進社區文化建設
- 2010-05-06石獅郭坑村積極倡導“四新”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