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嗎"變"走了嗎" 步行對骨關節具有哪些益處
http://www.caoliu14.com?2010-06-21 08:58? ?來源:光明日報
我來說兩句
編者按
近日,由衛生部等單位在《致全國大眾倡議書》中呼吁,自5月11日起,將每月的11日作為大眾民間“步行日”,希望廣大民眾能在這天以“11路”代替汽車,健康出行、低碳出行。步行日,顧名思義,提倡人們以步代車(無論是公交、自駕還是地鐵),一方面緩解交 通壓力,另一方面符合低碳要求,但更主要的是促進健康。步行成為風氣,把問候語從“吃了嗎”改為“走了嗎”就有可能。
有人說,一個月才步行上下班一次,1/30的鍛煉強度,對身體健康恐怕是杯水車薪。根據筆者的觀點,就步行日本身的鍛煉強度,未必能滿足人們每月的鍛煉量,但這種機制為普通百姓養成更科學的鍛煉身體習慣不無裨益。
“步行日”提醒人們
要注意鍛煉身體
不知從何時起,人們開始更加依賴各種交通工具,尤其是清晨,似乎坐在公交車上打個盹后才能完全醒來,才能勝任一天的工作。從床鋪到餐桌,從餐桌到汽車,從汽車到辦公桌,從辦公桌再到汽車……
許多人每天重復著扭曲的輪回,長此以往的代價不言而喻。
據筆者專家門診的經驗,相當數量的白領由于工作繁忙,基本上不參加體育鍛煉,或者進行沒有針對性的鍛煉,通常的表現是:每天都感到疲憊不堪、力不從心,對許多事情失去興趣,甚至對自己的工作能力產生了懷疑。常見癥狀是渾身乏力、頭暈頭痛、精神不振、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煩躁焦慮等。對這些人而言,最佳的處方就是制定出循序漸進的健身方案,一般而言“治療”半年左右就會有明顯改善。
因此,建議上班族每周所需鍛煉的強度為:保持心率處于每分鐘100次的狀態,1周2次,每次不低于30分鐘。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0-06-18順昌縣著力文體陣地建設 引領群眾健康生活
- 2010-06-17沒有健康的雙手只有加倍付出 她有一雙隱形的翅膀
- 2010-06-10“心理健康教育”之于孩子的成長不可或缺
- 2010-06-09“老人免費健康咨詢”貓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