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六個“關鍵詞”來談中國文化的美麗精神
http://www.caoliu14.com?2010-06-22 15:33? ?來源:中華讀書報
我來說兩句
第六個字是“和”,和是和諧的和。20世紀世界的大走向是:歐洲為整個世界提供了現代化的文明。它強調的是“三爭文明”——個人和個人之間是競爭,集體和集體之間是斗爭,國家和國家之間是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都是在世界強國之間打起來的。1945年二戰結束以后美國成了世界的執牛耳者,美國的后殖民文化和歐洲殖民文化不一樣,它提出來的是“三片文明”,即大片、芯片、薯片文明。可以說,美國文化成為后殖民文化是通過大片、芯片和薯片這種和平的、緩慢的、文化產業和信息權力控制的方式,把全世界整合控制起來。
中華文明有什么樣的文明形態呢?我認為是“三和文明”。第一和,是在家庭當中個人之間的和睦——“家和萬事興”;第二是社會和諧;第三是國際和平。東西方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心理結構,我相信西方的三爭文明和三片文明與中國的三和文明將在21世紀求同存異、互動互補,成為人類未來文明的重要方面。中國三和文明應該成為西方三爭文明的重要補充和文化協調,東方文化精神應該對西方單邊主義、霸權主義文化有所糾偏和啟示。
回歸東方生態文化的經典價值
當今世界正在興起一種“回歸經典”的文化大潮。人文學者應該在回歸經典中“守正創新”,在“物質現代化”進程中開始實現“精神現代化”。中國現代化必須從本民族高度向人類共同高度出發,堅持文化拿來與輸出中的自主創新,使中國思想成為人類思想。
中國文化大體上可以分成三個方面,即思想文化、藝術文化、實用文化。思想文化主要是儒道釋三家。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道家文化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莊子;佛家文化主要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禪宗。除思想文化以外,還有以琴棋書畫為主的藝術文化和節日民間文化。
![]() |
責任編輯:徐嶸 |
相關新聞
- 2010-06-22城市建筑:比的是文化不是高度
- 2010-06-17民俗文化給世博會一份驚喜
- 2010-06-17端午節吃飽了粽子卻少了文化
- 2010-06-21推進文化建設:繁榮與管理是文化騰飛的兩翼
- 2010-06-21文化學者談文藝節目低俗之風:不能忘卻文化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