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撥通了一家大型機票、酒店預訂網站的訂票熱線,詢問能否用信用卡“無磁無密”的付款方式為同事購買機票。網站工作人員要求記者口頭提供同事的姓名、身份證號碼、信用卡卡號、信用卡CVV三位安全碼和有效期后表示,如果這些信息審核無誤,就直接從卡上扣錢了。訂票過程中,對方并未要求記者提供相關的身份證明。
隨后,記者就“無磁無密”支付方式隨機采訪了十位市民,少數人表示,這樣簡化交易程序,很方便,“交易了多次,沒出現問題”,但多數人還是對資金安全有所顧忌。福州唐先生對“無磁無密”的兩個質疑,頗具代表性。他說,假設冒用他人信息預訂機票,即使只是和對方開玩笑,那購買成功的票該誰買單?假設網站工作人員將這些信息用于犯罪,造成的損失又該由誰負責?
風險如何防范 靠審核?靠信用?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多家銀行都采用網購時“無磁無密”的支付方式,而且多數銀行都認為很安全。在榕一家國有銀行有關人士表示,在開通離線支付業務前,銀行與商家已經就防范信用卡盜刷或盜用風險,制訂了嚴格的審核措施,對于報卡號、后三碼、有效期等信息都必須實名制消費。實際上,信用卡離線支付方式推出已好幾年,國外對這種支付方式的防范手段更少,持卡人只需提供卡號和有效期即可,他們尚未發現大的漏洞,而國內關于被盜刷的投訴更是極少,否則,銀行早就叫停這塊業務了。
在榕一家股份制銀行有關人士也談到,銀行對這些申請“無磁無密”交易方式的網上商戶的審核是極其嚴格的,商戶和銀行還需要簽訂保密協議。
但也有少數銀行認為,在國內網購時“無磁無密”的支付方式應慎用。另一家在榕國有銀行電子網絡部的有關負責人談到,此前這種方式僅限于電話購物,主要是購買機票、財產保險等能記在持卡人名下的商品或服務,現在已經擴大到網購,“我們行在這方面還是很慎重,目前只和一家企業簽訂這種支付協議,且必須事先征得持卡人同意”。
他說,目前我國個人信用體系的建設尚存不少問題,諸如社會信用意識尚未形成,法律法規方面也不健全,例如網絡詐騙案件多等,就目前國內的個人信用情況,這種方式存在安全隱患。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0-05-10廈門手機“變身”信用卡 輕輕一刷結賬輕松搞定
- 2009-12-16銀行濫發信用卡誰來究責
- 2009-12-16新司法解釋規定惡意透支信用卡最高可判無期
- 2009-12-15兩高司法解釋:偽造信用卡1張即可構成犯罪
- 2009-07-17銀監會:禁止銀行向未滿18歲學生發放信用卡